读《给孩子一生的安全感》
当看到这个标题的时候,就让我想到现在的人都说缺乏安全感,那什么才是安全感呢?
是坐拥亿万资产,享尽荣华富贵?还是掌控生活,让每一个细节都按照自己计划进行?还是让自己物质,生活,人生都能得到充分的自由才是安全感呢?
其实都不是,心理学家说安全感是一种从恐惧和焦虑中脱离出来的安全自由的感觉,它可以让孩子坦然接受,现在也可以让孩子满怀期待未来。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在今后的生活中我们不再遇到困难,而是让我们拥有了面对挫折的巨大的勇气,能够乐观坚定的勇往直前。
所以心理学家林紫老师认为,培养孩子内心的安全感,是父母送给孩子一生最好的礼物,它既是我们为迎接美好生活而张开的怀抱,又是我们为抵御艰难险阻树立的盔甲。
怎么样才能培养父母和孩子的安全感呢?
作为父母,首先,我们要有自我觉察的意识,父母首先要意识到发脾气其实就是在伤害自己,其实也是自己缺乏安全感的一种意识。 当父母发脾气爆发自己的情绪的时候,不光暴露了自己缺乏安全感,同时也把自己这种内心脆弱的情绪传递给了孩子。
其次,父母可以尝试正面表达自己的情绪,不要用愤怒来掩盖自己真实的情绪。当我们在对孩子表达自己情绪的同时,孩子也在感受我们自己内心的变化,这个时候父母所要传达出来的情绪往往会给孩子带来最直观的感受,让孩子能感受到我们的心灵。我们可以观察孩子身上的挑战和困难,看见孩子在遇到困难的时候他是怎么解决的,也就是通过孩子看清楚自己身上的问题。
最后,与孩子共同成长,父母为自己的情绪负责,孩子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在这里我们作为父母一定要为孩子做好榜样。作为父母,我们管理好自己的情绪,当孩子直面我们的情绪的时候,他也会为自己的行为负责。父母可以做的事就是和孩子一同读书,共同培养内在的智慧,提升亲子关系。
安全感虽来自于内心,相对于物质富足,我们更应该修炼精神自由。安全感是高度主观的,与实际环境,情况没有必然联系。孩子早期从重要的人际关系中获得越多,长大后能放松的面对挑战和机遇抗压力就会越强。
怎么建立孩子的安全感呢?
1、遵循孩子发展规律,发展个性,做到“不陵节而施”。
2、儿童期培育自由意志,少年期增强动手能力,青年期培养理想意识,让孩子形成健全的人格。
3、系统教养,安全感不是做简单的加减法就能形成的,需要家庭教养,学校教育,社会锻炼的无缝连接,找到安放内心的平衡点。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镜子,给予孩子安全感的同时自己也要有安全感,父母内心充盈,外在自若,孩子随之。生活中要有知行合一的认识论,懂得致知良知这样的修身、修行论,给予先拥有,“人生是一场无人可替代的修行,生活则是修炼心性的真经”。
当父母和孩子内心都是充满富足和阳光的,我们整个的生活都是幸福的,所以培养孩子的安全感是父母长期修炼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