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点,老师说到了改变没有方程式。也就是改变并不是一次成功的计划执行过程,而是更像一个后知后觉,执行了一段时间才发现计划的不合理性和更好的解决方案。我们不可能在制定计划的时候就预估到所有情况。而且问题的发现依赖于行动中的反思,没有行动就预料不出不确定性。改变更像是一场目的地不明确的旅行,在过程中需要不断迭代升级。
我们需要培养自己的有机思维,摒弃机械思维。千万别说战胜自己。虽然用自己的意志克服万难修成正果是小说鸡汤文里最喜欢的方式,但现实生活中却不应该用来思考改变。我们应当使用一种非对抗改变,也就是改变不是加强一方压制另一方,而是跳出原来的矛盾,以全新的视角看待问题。很多书都告诉我们应该怎样做,但就是做不到,就是因为他们站在了我们的对立面。
另外在三分钟热度的时候,我们往往用力过猛,导致习惯的养成非常短命。这个时候我们想的是多投入热情,但其实这就是通过加强热情的能量来一直后面的轻易放弃,这都是一种对抗,是不可能做到的,而且用力过猛,后面的解决越是糟糕。大部分改变不是轰轰烈烈的,而是像春天青草发芽一样,悄然无声。千万别想着吃完最后一个汉堡就再也不吃了。千万别因为素食就再也不吃肉了,我们不要把事情看成二元对立状态,要么吃,要么不吃,每件事情都有中间状态,我们可以选择周间素食。
此外,还要放弃取其上得其中的思想。要求自己3天素食,并轻松做到和要求自己全素食,但经常吃肉,孰优孰劣,一比可见。
此外,我们要学会用一些工具撬动改变。买一些便捷性良好体验的工具,比如一款烧水壶就能让你尽快开始喝水。
此外,改变一个行为会触及很多旧行为的利益,我们要学会分析坏习惯,不少人的计划堪称完美,他们非常清楚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但唯一落下的就是分析各种可能影响到他们计划执行的竞争行为。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并且把要培养的好习惯转换成具体的行动。改变就是有原本不产生或很少产生这些动作的,我们变成经常或大量产生这些行动的我们。
比如说思维和情绪的改变也是有外显的行为来对应的。语言是思维的外壳,语言乐观会慢慢影响思维。面部表情,语音语调,身体姿势影响情绪,我们就可以通过这三方面着手来改变情绪。也就是任何改变都要找到具体的行为,再着手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