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学生,可以说是老师每节课的常态。当学生回答完毕后,一般老师的做法是:先来一句表扬“不错,回答的很好!”,接着示意学生坐下或者再来一句“请坐”。
这是再平常不过的场景。
今天读书《沟通的方法》,里面介绍的如何激励别人的方法,引发了我的思考。
激励=及时赞美+行为建模+反馈闭环
用三句大白话来“翻译”公式里的三个要素分别是:“你做的真好”“请问你是怎么做到的”和“你总结得真好,我跟你说说对我的启发”。
我觉得可以把这种激励方式引入到我们课堂,用来回应学生的问题回答。
还是刚才的场景,用这个公式再走一遍。
当学生回答完毕后,如果这个学生回答的正确,那么我们按照平时的做法给予及时的赞美,这个时候我们不要让学生坐下而是启动第二步:行为建模。
继续追问学生:你是怎么做到的?
通过这样追问办法可以调动或者训练学生的“元认知”,让学生去思考他们的思考,让学生说一下解题思路给其他学生以启发。
有时候会发现,虽然结果正确,但思路不见得正确;还有时候学生能知道结果但不知道自己如何得出结果的。还有时候学生的思路尽管正确,但不一定是最佳方案。这个时候我们可以启动第三步:反馈闭环。
“你说的真好,我跟你说说对我的启发”,即肯定了学生的答案又渗透了自己的思路。
用这种方法回应学生的答题,既激励了学生,又训练了学生的“元认知”,可以试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