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金字塔原理》这本书,很多人应该都十分熟悉。是麦肯锡公司第一位女性咨询顾问芭芭拉•明托的著作,帮助管理者提高逻辑性、条理性、思考力,清晰思考、有效表达等能力。越来越多各行业的职场人,运用金字塔原理提升思考、表达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完成自我进阶。
《金字塔原理》这本书,主要从表达的逻辑、思考的逻辑、解决问题的逻辑、演示的逻辑四个方面进行论述。
= 什么是金字塔原理 =
金字塔原理,是一种可以解决写作思路不清晰问题的有效方法,适用于所有需要构建清晰逻辑框架的文章。
简单说,就是把一个复杂的问题拆解成若干子问题,再把每个子问题拆解成更小的问题,层层细化,构建出一个金字塔结构。
= 如何构建金字塔结构 =
搭建金字塔可以有自上而下的方法和自下而上的方法。
(1)自上而下法
自上而下是说从金字塔顶端开始,向下逐层构建不同层次,比如从主题开始,一步步展开。
(2)自下而上法
自下而上是在开始可能还不确定文章的主题,可以按照以下“三步走”的过程自下而上地组织你的思想:
• 列出你想表达的所有思想要点
• 找出各要点之间的逻辑关系
• 得出结论
构建金字塔的基本原则:
结论先行:每篇文章只有一个中心思想,并放在文章的最前面。
以上统下:每一层次上的思想必须是对下一层次思想的总结概括。
归类分组:每一组中的思想必须属于同一逻辑范畴。
逻辑递进:每一组中的思想必须按照逻辑顺序排列。
= 思考的逻辑 =
(1)应用逻辑顺序
主要有三种逻辑顺序,分别是时间/步骤顺序、空间/结构顺序和程度/重要性顺序。
✪ 时间顺序:在按照时间顺序组织的思想组中,你要按照采取行动的顺序(第一步、第二步、第三步)依次表述达到某一结果必须采取的行动。
✪ 结构顺序:结构顺序就是当你使用示意图、地图、图画或照片想象某事务时的顺序,如组织结构图、关键成功要素示意图等。
✪ 程度(重要性)顺序:明确每组中的项目(思想、观点、问题等)具有共同特性,根据每个问题具有该特性等程度高低排序,先强后弱,先重要后次要。
(2)概括各组思想
✪总结句避免使用“缺乏思想”的句子
✪总结句要说明行动产生的结果/目标
✪找出各结论之间的共性
04
= 解决问题的逻辑 =
(1)界定问题
就是使用连续分析的方法来界定问题:背景 —— R1(非期望结果)—— R2(目标,即期望结果)—— 实现R1到R2的解决方案。
具体有以下步骤:
➀ 设想问题产生的领域
➁ 说明什么事情的发生打乱了该领域的稳定(困扰/困惑)
➂ 确定非期望结果(现状 R1)
➃ 确定期望结果(目标 R2)
➄ 确定是否已经采取了解决问题的行动
➅ 确定分析所要回答的疑问
(2)结构化分析问题
分析问题的的标准流程是:收集信息--描述发现--得出结论--提出方案。
可以从以下这几点来结构化地分析问题:
✪ 从信息资料入手
在收集数据前对问题进行结构化分析:
提出各种假设
设计一项或几项重要的实验,根据产生的结果排除一个或多个假设
通过实验得出明确结论
相应地采取补救措施
✪ 设计诊断框架
根据呈现有形结构、寻找因果关系和归类分组这三种结构化分析的方法去建立诊断框架。根据这个框架去找问题的原因,然后将产生问题的可能原因分类。
✪ 建立逻辑树
使用逻辑树可以得出解决问题的各种方案,比如用序列分析法来构思:
是否有问题
问题在哪里
为什么存在
我们能做什么
我们应该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