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0多年前,有个帅哥气喘吁吁又假装镇定,照出了世界上第一张自拍,此人是美国费城的罗伯特・科尼利厄斯。
1839年11月,风中已带寒意,30岁的罗伯特手忙脚乱,吭哧吭哧把自己制作的一台简易相机搬到了室外,他想在没人帮助的情况下,试着给自己拍张照片。
在摄影的早期阶段,这是个大胆的想法,也是一种挑战。他得唰一下拿掉镜头盖,飞速跑到镜头前预先画好线的那个点上,纹丝不动,眼睛不眨,眉毛不抖,就那么直直地“狠狠瞪住”至少10~15分钟。然后,以百米冲刺的速度冲回镜头旁,卡塔一声再盖上镜头盖。
关键,拍照之前还得等,耐心等合适的光线,才能让相机内精心准备好的金属板感光。在那个时代,几个人协同拍摄一幅人像都是难事儿,更别提自己搞定。
我们现在自拍则简单得多,把自己拍好看也不难,唯独,想自拍出某种神韵,得浪费无数次表情,直到筋疲力尽。
有啥好方法吗?
我来分享一个,是我在看罗伯特自拍的这段历史时偶然发现的。
有人把罗伯特的第一张自拍照(图1)上色进行渲染(图2),一个标准帅哥的形象跃然纸上,眼神犀利,很是帅气。
但,原照的韵味散之殆尽。
原照的背景很模糊,偏巧也正是这片模糊营造了一种动态的氛围,让你隐约能看到急急忙忙操作后,几个大步蹦到镜头前,使劲憋住气息“不动”的“动感”痕迹。
上色照所删减这些背景,等于大刀砍掉了原照的神韵。关键,还留下了人工雕琢的硬伤,比如高领外衣上整整齐齐的衣扣,那是塑料的质感。
把两张图反复对照后,我突然悟到:我们自拍时会很努力的聚焦自己的脸部,力求清晰,却很少关注周围的背景如何失焦来巧妙衬托,结果就是僵硬。
鲜花还得绿叶扶。不相信?拿出手机,试一试?
如果这个方法不好用,欢迎回来砸砖。
著名摄影师布列松说过:“摄影里最重要的元素,并非对主体的精准聚焦,而是画面中各元素相互映衬所营造出的整体氛围,有时候,背景的虚化、朦胧能为照片注入一种难以言喻的生动感,让其超脱于简单的人物记录,拥有独特的神韵。”
中国传统艺术中更是处处可见虚实相生,“实”乃画面中清晰明确的主体和具体的细节,而“虚”则可以是背景的虚化、朦胧或画面中的空白。实虚相互映衬、相互补充,营造出意境和韵味,即古语:“大象无形,大音希声”。
【本文副题】自拍,好看靠聚焦细节,好韵得失焦大略。
顺道说个小历史,那个时代还没有塑料衣扣,其材质包括金、银、铜、锡、贝壳、骨头、织物……所有扣子都是手工制作,外形肯定不会一模一样规整,也不会有塑料的“贼光”。
所以附带分享另一个小窍门,自拍时太整整齐齐、纤毫不乱,可能自我感觉良好,但“贼光”痕迹太明显。
有意制造一点点混乱感,说不定就能神情飞扬、动感出彩。
附录:罗伯特・科尼利厄斯Robert Cornelius简介
1809年3月1日,出生于费城,父亲是从阿姆斯特丹移民到美国的银匠,开了一家灯具制造公司。
1831年,罗伯特开始为父亲工作,专注于银镀与金属磨光,凭借高超的镀银和抛光技术而小有名气。
后来因制作费城中央中学的摄影用银版时,对拍照产生了兴趣。便凭借自己对化学与冶金学的认识,在化学家保罗.贝克.哥达尔德的帮助下,开始尝试完善银版摄影法。
1832年,罗伯特与哈里特.科姆利结婚,二人育有8个子女。
1839年11月,他定格自己双手交叉、一头蓬发的模样,拍摄了世界上第一张自拍照。背景是他家经营煤气照明生意店铺的后院,简易相机的镜头由看戏剧时的观剧镜改造而成。
1840年5月,他开设费城第一家、世界第二家摄影工作室,颇受富人欢迎,拍摄了许多至今仍留存的名人肖像。图4拍摄的是他位于第八大道和洛奇街二楼工作室窗外的景色。
1841~1842年,经营了第二家摄影工作室。其间,与哥达尔德合作,使用溴、更好的感光板、安装反射器、加蓝色玻璃滤镜……等方法,成功将银版摄影法的肖像曝光时间大幅缩短至一分钟以内。
1843年后,摄影技术逐渐普及,罗伯特将重心转向家族生意。同年,他发明了使用猪油而非昂贵鲸油的“太阳能灯”并注册了专利,这种灯燃烧时更亮。
他还获得了用电火花点燃煤气灯的专利,制造了第一盏煤油灯,尽管后来被更便宜、更高效的同类产品所超越,但他也因此积累了财富。
关键,人类可以不用再去滥杀捕猎鲸鱼。也许,这才是他对世界的最大贡献。
1877年,科尼利厄斯从灯具厂退休。晚年居住在费城的法兰克福特镇,并担任当地长老教会的长老之一。
1893年8月10日,于家中去世。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