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我们用过的通讯工具——神转折大赛

或许你看过历史博物馆陈列的一台台电报机和电视里密密麻麻的打印着字条的发报员......

或许你也一直好奇手摇电话号码到底怎么拨......

或许你还记得小时候常学着老爸把BP机别在腰间,对其他小朋友说:记得call我哟......

或许你也记得边走路边挥舞着“大哥大”的人,不是老板就是大款......

或许......

实在有太多这样的或许。电报、手摇电话、BB机、大哥大......这一连串耳熟能详又让人回味无穷的字眼,在我们每个人的记忆深处留有着一份属于它们各自的空间回廊。


1. 发电报:难忘的字斟句酌

同打长途一样,非到紧要三关时刻,电报是轻易不肯用的。一则,电报的使用价值不菲,是以单字计价的,一个字就得几毛钱;二则,电报传递的或是家人病重病危、或是突发重要事件、或是某时某刻速到车站接人等紧急信息,给收报人带来的往往是巨大的紧张和压力。除了上述两条,电报对发电人的文字功底要求也颇高,因为电报以字计款的特性,非有高度精炼的文字是难以达到花钱少、效果好之目的的。


2. 老式摇把电话

虽然没用过,但共产党和国民党打仗的电视剧里见得多了。


3. BP机:有事call我

那些年,BP机是无线通讯的鼻祖。90年代,有谁在腰上别一部手掌大小的BP机,就是最时髦的装扮。相较于固话,BP机便于携带,即时联络,以绝对优势成为当时炙手可热的通讯工具。10年无限风光后,随着手机的出现,BP机渐行渐远。


4. IC卡电话:朴素而又珍贵的记忆

有人曾为等着打电话,在IC卡电话前排一个小时的长队;有人曾为回一个传呼,冒雨跑到IC卡电话前;有人急着打电话时,不远处的一个IC卡电话成了他的 “救命稻草”……


5. 大哥大:拿在手里也是一种炫耀

那个年代,大哥大绝对是富人的象征。
在街上,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场景,手拿大哥大的人,拉出长长的天线,花上一元一分钟的话费,在人群里喊上一句:“喂!喂!听不清,你再说一遍。”便引来无数惊羡的目光。


6. 按键式有限电话

一般都装在客厅,煲电话粥是得要多悄悄的。


7. 小灵通:绿色环保辐射很小

市话4毛钱一分钟,长途6毛钱一分钟,话说也挺贵的,还是发短信划算,一毛钱一条。


8. 手机:不用普及,人手一部

更新换代的速度越来越快,老百姓都有了选择困难症。


当然,如果你有选择困难症,可以毫无悬念的选择以下三款:

因为它们都是良品好青年,有颜值有速度,高铁通话不断线,适合大众好青年。

                                                           PRO 远见和勇气的代名词,你值得拥有。                                                           一款能让你瞬间高潮的魅族。


                                                   十层电路主板,麻麻再也不用担心手机摔烂。                                                            8 颗 A53 核 心有力的确保了大型游戏等高负载场景的流畅运行,宅男们的首选


马卡龙迷你粉,女票的好机友。


时代在更迭,更新速度越来越快,快得迷了人的眼,但是我们依然要感谢那些用心做好产品,给我们生活带来更高享受更好水平的人们。他们改变的是我们的生活方式,不变的是我们对生活永远的热情!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记中国通讯工具的变迁 古代借以一纸素笺,寥寥数语来寄托心中思念,...
    时光十八年阅读 304评论 0 2
  • 四姑是个朝天椒,脾气急,性子躁,和其他三个姑都不一样。 但她又极其热心,我们这一大家子,谁家有烦心事儿了,她比当事...
    月光墨墨阅读 872评论 0 0
  • 最后一天上班,其实已经心不在焉了。离家远的同事已经请假,在返家途中了。只有我等原始居民还在坚守阵地。上午还接了一份...
    夏秋爱画阅读 185评论 0 0
  • Spring Boot是由Pivotal团队提供的全新框架,其设计目的是用来简化新Spring应用的初始搭建以及开...
    路人末阅读 406评论 0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