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作为班主任,要了解全部学生是很难做到的,还要了解全部学生的方方面面是难上加难,这个相信每个班主任都深有体会。
所以,通常是在活动中,甚至在问题发生的时候,才更让我稍微了解学生的个性,什么是个性,就是一个人在与人交往中习惯性地处事方式,它是后天形成的。下面讲述同一个学生面对两种类似情况的不同反映,看看从中悟出了什么?
一、与保安的争吵
过去很久了的某天中午时分,保安队长打电话给我,跟我反映我班某某学生顶撞保安、态度恶劣,希望我处理一下。高一时我接到过这样的情况,相信这样的情况不是某个班独有的。可能没有直接面对这种争吵,我的心情还是很平静的。我找到这个学生,向他了解情况,他很详细地给我讲述:
在晚上十一点多,熄灯的时候,保安检查宿舍,提醒大家准时睡觉,而他还在用老人机打电话,说有急事打给同学。保安第二次回来了,他还在打,保安态度不好地提醒他,他回答说就好了。保安走的时候,说了一句粗话,类似骂爹娘的话。虽然没有当他的面讲,但是点燃他的脾气了,用他的话说,你可以骂我,不可以骂我家人。然后,他就回骂他了,用保安的话说,态度很恶劣,说想打人。
虽然我某种程度上理解你的行为,但秉着教育学生能从自身认识问题的原则,我跟他说,保安的出发点你能理解吗?你熄灯后打电话是对的吗?你作为晚辈,跟管理的长辈出言不逊、顶撞,是很好的处理方式吗?他知道自己脾气暴躁,知道自己做得有不对的地方。我提醒他,以后碰到这样的事,首先把尊重放在前面,尽量不急躁地处理事情。
我说,这个事情怎么办?你希望老师怎么处理?他说,对不起,让老师为难了,是他不对。我当时想,这个学生还能体贴老师,还不错。事情就这样在一场谈话后结束了,没有道歉——他也不愿意道歉,没有大家看到的和谐画面。
二、与领导的对抗
临近期末,某天又是保安队长打电话给我,他打电话给我说明没有好事发生。他说我班的某某学生在校道与领导顶撞,态度很恶劣,我一听,还是上次那个学生,不知怎么地,噌噌噌地火气直直往上冒,想着,怎么又是你,都没有吸取教训吗!
被领导当面叫过去教育学生,总归与电话通知不一样,电话里看不到情绪,电话里可以先处理情绪再处理事情,而被叫过去不一样,你不得不直截了当地面对情绪,处理事情。以后我还是尽量找些理由别被当面叫过去好一些,这也就想一想好了。
过去后,领导很生气地对我讲述情况:这个学生违背学校规定在校门口传早餐,被正在校门口的领导发现了,教育他,他态度很不好,说什么自己没早餐吃。领导讲述的时候,他打断领导,说自己很饿没早餐吃,早餐给别人倒回去,脏了不能吃,说你骂我可以,怎么还骂我同学!这时,我看不下去了,我说,你违反规定,态度还那么冲吗?这是对领导该有的态度吗?当然,我当时脾气也没控制好,我想每个班主任看到这种情景,都很难控制。
关于没早餐吃的问题,要不他没看清情况,要不他选择性的说谎,因为早餐7:30都有同学盛来吃啊!当然这不是问题的重点,重点是他明知违反规定,还态度不好。我想是几个原因,一是他确实没早餐吃,担心考试,闹情绪了。二是他的同学连同被骂了,他觉得不应该,不可以。三是他可能觉得领导的态度很不好。
我指责完他后,他面对我,把面包重重一扔,扯着嗓子吼着说:“你们要开除就开除我!”然后,头也不回怒气冲冲地走开了。接下来几次考试他都没有考,班级活动也不参加了,这样的情绪一直到学期结束。寒假时,他同学跟我说,他想转科,是什么原因我也不得而知。
我也没有找到合适的几乎与他谈话,因为我也觉得不被尊重,有些失望与伤心。
三、从中看出了什么
从学生的角度,他面对两次类似的情况,愤怒的程度不一样,接受教育的态度不一样,我想他更希望班主任的倾听与理解,而不是跟领导一样的指责吧!
从班主任的角度,面对这样的情况,一方面是违反规定犯错的学生,一方面是有权威的领导,怎么教育才是有效的呢?我认为是需要严厉的,严厉才能让领导认为重视问题,严厉才能让学生认识到自身的问题,当然严厉不代表声高,不代表不受控制情绪的发泄。
你怎么看,欢迎大家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