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朋友圈已不是字面的意思了。我朋友不算多,偶尔休息约出来吃吃饭、逛逛街什么的。但父母的朋友好像还真少,没怎么听说他们的朋友或者同学,记忆中每天都在干活,没有空闲的时候,过年也只是休息三四天。我呢平常上班忙工作,下班休息又跟朋友出去玩了,剩下他俩在家,有时饭都懒得做。每当这个时候我都特别希望他们有自己的爱好和朋友,定时也聚一聚,把一些不快的情绪都说一说,不要再为儿女们操心,多为自己想想。
爸爸其实还好,是个退伍军人,每年的八一他们县里的战友都会聚一聚。前两天他们连队的老战友通过各种渠道联系上了,建了个群订了时间和地点,聚聚、叙叙旧在辉县附近玩两天。我老爸好像退伍后就没出过远门,最远也就焦作我姑奶奶家,这次出去连身份证都没带,他说他以为不用。现在这个时代,坐车、景区门票、酒店住宿,哪个都要用身份证的。今天中午回来了,跟我说着八里沟怎么坐车;山里的电梯呀;爬山真累回来时腿就有反应了酸疼。还说本来进隧道绕出来录一圈景的,不知道咋回事没录上。给我看了他们拍的照片,老爸的剪刀手简直太好玩了。
一直认为妈妈最辛苦,全年无休的给我们做饭。记忆中不论你什么时候回家她都在。妈妈上学少,没怎么听说同学之类的朋友,没有这个途径就只有相合的街坊了。之前每年初一拜完年,她就去找前街的婶子倾诉,一说一上午。这一年她才有这么个空闲的时候给人家聊聊天。平常有什么事跟我说,我还不耐烦,确实不该。入冬以后,有次跟着街坊一起去给别人干活,那种包地的临时工。去了一次后我发现她状态都不太一样了。以前干完家里的活儿,坐着看电视,每次都看不了一会儿就睡着了。现在回来挺高兴的,一群人说说笑笑的干着,时间过得很快就下班了。那天我加班到11点回家,她也加班了9点才回去,开心的跟我说一下午挣了70块钱。挺好的你开心就好。
由于传统的观念,上一代们都没有什么自己的理想和愿望,或许是我不知道吧。他们的心思都在子女身上,没有独立的自我思想。他们的目标就是用辛劳换来财富,不让他人欺负看不起。他们意识不到除了子女之外,他们还能做什么。希望他们有天可以像外国父母那样,有自己的交际圈聚聚会、逛逛街、成立个某某兴趣小组什么的,活出自己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