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1980年从株洲拖拉机厂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1984年毕业,至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任助教,1985年考上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现当代文学在职研究生,1988年毕业,随即去加拿大留学、工作。1992年回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工作。1996年出版长篇小说《曾在天涯》,同年评为副教授。2000年到中南大学文学院工作,2001年出版长篇小说《沧浪之水》,同年评为教授。2003年成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2003年出版理论专著《百年文学与后现代主义》。2011年当选湖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
主要内容
这是一部令人惊骇的小说,有一种道破天机的意味。作者以犀利如刀的文笔和生动逼真的描写,写出省卫生厅公务员、医药学研究生池大为从无职无权、空怀壮志,到时来运转、大展宏图的过程。酸甜苦辣的人生况味,险象环生的升迁之路.你死我活的灵魂搏斗,人情冷暖世态炎凉,无不夺人心魄、发人深思。每个人都能从书中看到社会,找到自己的影子。
评论
《沧浪之水》不留情面地揭穿了虚幻的真实,深刻地揭出了权力和金钱对精神价值的败坏,显示出锋锐的透视力和“片面的深刻”性。写出非常时期人的扭曲并不太难,难的是写出当下日常生活中人的变异和扭曲的过程。这本书的作者基本做到了。此书不但善讲故事,而且诉诸哲理,不但充满感性,而且注重智性。它不是那种讲一个有趣的贪官故事再夹带些浑笑就完事的小说,也不是对腐败现象“谴责”一番,以取得宣泄快感的那种小说,或者以为涉笔的级别越高,贪污的金额越多,就越深刻的那种小说。它的一个突出优点是不靠惊人的故事,而是在平常生活中努力往根源上挖,努力追问时间、价值、意义等人生哲学问题,提供了一些未必准确却是独立思考的心得。比如,所谓孔子在知识者心中已经死去,所谓我们遭遇了相对主义,以及市场没有终极等等,都是作者对价值失范现象所作出的思想文化评判。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可将此书看作是一本思想小说,哲理小说。
点评赏析
这部小说从池大为的人生经历,写出了时运转移中的人性百态与人情翻覆,官场之波诡云谲、反腐之惊心动魄,都从他的升降沉浮中充分而深刻地展现出来,实为当下现实题材的难得力作。
——白烨(文学评论家)
在这部小说中,知识分子在权利面前经受人格的煎熬和灵魂的拷问。权利的诱惑和困境中的选择,反讽、幽默和不断的自我反省,使小说既有阅读的快感,又有思想的力度。
——陈晓明(学者)
中国人文知识分子历来就是一个矛盾的群体,在传统文化被不断重构、整合的今天,知识分子的道路选择仍然是一个问题。我们不是池大为,但池大为的心路历程和行为方式有极大的典型性。
——孟繁华(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