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伟娟 焦点网络初级5期 洛阳 坚持原创分享第69天(2017.7.30星期日)

《唠叨无用》

    “爱唠叨”是大多数孩子对妈妈的评价,我的俩孩子也这样评价过我。唠叨的背后是什么,以前很少想过,虽然我做了这么长时间的妈妈了。难得现在知道“稳是孩子改变的定海神针”,稳稳地坐在这儿想想自己以前唠叨的原因。

    事多心烦时爱唠叨。上了一天班,累的得都想散架了,回到家里,一片狼藉,孩子的玩具到处都是,老公坐在电视前入迷地看球赛。想想,又累又不能忍受混乱,所以一边整理一边唠叨。

  过分焦虑时爱唠叨。孩子成绩不如别人,星期天又不看书。于是,心想:成绩不好还不知道努力,这样咋能考上好大学?考不上好大学咋能找到好工作?于是唠叨起来。孩子委屈心烦,更不愿看书,又引发新的焦虑,重复唠叨就开始了……

    可是,唠叨有用吗?现在想想,一点用也没有。老公会平静地说:你想整理就整理,不想整理先歇歇,乱一点不要紧,我咋不觉得乱呢?不累再整也不晚!想想也是,唠叨只是发泄了情绪,活得照样干,力得照样出,还惹人心烦,不划算!女儿会说:哎呀,好不容易过个星期天,老师说让我们回家放松放松,又没有作业,一回来你就唠叨,你都不会心疼心疼恁闺女,你烦不烦?不烦,真的!当时真没啥感觉,只觉得姑娘不懂事,不知道学习。现在觉得那时的自己真的好可恶!面目好狰狞啊!女人应有的温柔,母亲应有的慈爱荡然无存,老公倒是包容,孩子可是满心怨气,“没见过你这样的妈,你看看人家文霞(我的一个同事,脾气不好,但是不唠叨,孩子那时小,就直呼其名了。)”现在也常说:“妈,我上高中时你都没在家陪过我,也没给我送过一次饭,你是我亲妈吗?”虽然带着玩笑,但我内心还是自责的,很不是滋味,如果早点接触心理学,早点遇到“焦点”,能够“焦味十足”地与孩子平等对话,孩子肯定会给予更多更大的惊喜!        唠叨无用,唯有改变自己,因为“家是一个系统,自己变了,一切都会改变”。所以,现在我在家庭交流中的语言也有点“焦味”了,我学会了肯定老公的“难得”——,大度包容、人不懒、不学心理学比我学了的还懂心理学……… 会看到孩子的优点,听出语言背后的意思。姑娘帮我拖地、整理家后,她说“妈,累死我了。”以前我会说“你才累了几次,我天天累,谁知道?”现在我的话“焦味十足”——“辛苦了乖,有个女儿就是好!你不敢这么好,要不,我以后都离不开你了!”她乐的屁颠屁颠的。吃过饭后,我会说:“歇吧乖,一会妈去刷碗。”越是心里充满爱,孩子倒是越勤快了,焦点真是神了!                                      不以改变为目的,才有改变的可能!唠叨无用,无效停止,有效继续!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