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年特别流行一个词叫“钝感力”,是说人遇事不要玻璃心,不要太敏感,迟钝一点,情绪波动小一点。因为很多人遇到点事就郁闷,难受,不开心,就不干正事了,结果就是一事无成。
最近一段时间感觉很不顺,遇到的事情反反复复,磕磕绊绊,确实让我很不舒服。昨晚终于憋不住了,失落的情绪汹涌而来,一瞬间占领了我的脑袋。在那一刻,无数负面的想法都出现了:
我还是不适合做这个;我怎么考虑事情如此不周全;我干不好这事儿;性格是无法改变的;魔咒(性格缺陷)是无法打破的……
负面情绪总是让人难过又上瘾。人们仿佛非常偏爱自怨自艾的感觉,那种痛苦中却带着一丝不甘的感觉,是我们在理智时不太会涌现的情绪。所以我们总是会掉入负面情绪的陷阱中无法自拔。
而生活中,不顺心的事情又如此频繁,频繁到你如果是一个超级玻璃心,那么你几乎每天都会不开心。这让我想起了读书时,老师曾对我们说过的一个童谣:
春乏秋困夏打盹,睡不醒的冬三月。
学生总是借口睡过了而迟到,苦口婆心的老师告诉学生,如果你不管住自己,一年四季都有睡不醒的理由。
和爱犯困一样,如果你有一颗玻璃心,被打击也会经常光顾你的生活。如果你借口受到打击了,需要休息一下,需要缓一缓,那么你的人生将会在不断的被打击和重振旗鼓中度过。
昨天晚上,我差一点又被拉回到原点,开始为了下一个目标而重振旗鼓了。幸亏最后想通了,告诉自己不要太敏感,不要太在意别人怎么看,做自己的事情就好。
我也希望,今后再碰到这种情况,我能够不经过一个晚上才想通,甚至不会出现难过的情绪。这,大概就是钝感力吧。
所以,为什么要修炼钝感力?我想,你心中应该有了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