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的攻防思考

今天突然捕捉到一点点灵感,品牌的进攻与防守战略,虽然研究体系十分庞大与复杂,但是我们可以尝试化繁为简,借助一个简单的二维象限图来进行分析。

纵轴是市场的集中与离散程度,简单来说就是一个市场中是否有占比极高的霸主型品牌。比如保健酒就是高度集中的市场,除了劲酒很少能让人想到第二的品牌是谁。而休闲零食就属于分散市场,即使是三只松鼠、来伊份等头部品牌,占据的市场份额也很小。

大部分新锐品牌都处于右下角的第四象限。因为市场中没有主导品牌,消费者的选择更多元,非常有利于打造新晋网红品牌。

在分散市场的核心进攻战略就是要打造爆品。

人:选择更愿意分享的消费者,例如年轻人、女性消费者、高线城市白领

货:打造尖叫级爆点,比如3秒速溶咖啡冻干粉,喝不胖的碳酸饮料

场:深耕新媒体,底层逻辑就是找到主流的“分享场”

但是分散市场的特点也注定了是易守难攻的。人们很容易被更便宜的产品、更新奇的包装、更诱人的促销所吸引,如果无法在短时间内获得巨大收益,很多网红品牌都无法摆脱昙花一现,快速出局的窘境。

在分散市场的核心防守战略就是以攻为守,要快速破圈。破圈又分人群破圈和品类破圈。

小米就是一个完美的案例。印象中小米手机刚面世的时候主要受众还是“配置党”,后来开始扩圈到年轻人,然后进一步扩圈到追求性价比的全人群。同时在产品品类上,小米在手机市场分得一杯羹之后,又扩展到手机周边产品,然后一步步扩展到全品类,甚至还“不务正业”卖伞卖笔。通过品类破圈,小米涉足一个又一个不同的分散市场,跳脱出传统的品类划分逻辑,编织出自己的生态帝国。

在集中市场,新锐品牌明显很难顺利入局。任何一个想单挑谷爱凌并获胜的滑雪新人都是在做白日梦。

在集中市场的核心进攻战略就是要抢占“盲区”。

人:瞄准头部品牌“看不上”的人群,比如拼多多主打下沉市场,足力健专做老人鞋。

货:找到头部品牌的非核心SKU猛攻。比如元气森林的无糖气泡水、三顿半的超速溶冻干粉。

场:避开头部品牌的优势渠道,抢占新兴渠道。比如元气森林主攻便利店,完美日记深耕小红书和微信。

集中市场很难进攻,一方面需要花费巨大的成本来抢夺相对稳定的消费者心智。同时,还要时刻提防头部品牌的“绞杀”。所以选择在集中市场进攻的新锐品牌一般在资金、洞察、研发、运营中至少拥有一个方面极强的竞争力。

集中市场里马太效应明显,一旦你能成功活下来,就能获得更多的资源和收益。

在集中市场的核心防守战略就是不断塑造品牌力。品牌力的塑造方法有很多,这里先不展开,但是要把握一个核心原则:品牌力不是推力,而是引力。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