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用于作者记录日常,不喜勿喷,侵删。
先声明,作者于某不出名本科入读。
前两天,准备出分的助班给我们看了篇文章,讲得是二三本学生如何逆袭,不顾他人看法最终拿到好公司offer的故事,很精彩。这个时候,想起高中同桌跟我讲过的“幸存者偏差”的事,于是好奇地查了一下具体说法。果然说的就是这类事。
简单地说,就是死人不会说话,而出声的,都是飞机失事里活着回来的人。可不是,总算对以前认知的一个现象有了专业名词叙述了。成功的人都是因为你能看到他们成功,而这背后,多少失败的人呢?看不到。
想想自己所读的学校则更有感触。上学期去找辅导员聊,我说周围看不到很厉害的人。对,我的能力不足,见不到。而她的解释呢“我们学院不是没有啊,你看***国家一级创新项目,***发明的又省奖”。我承认,确实有厉害的人在,我见不到。但是背后,有多少失败的,划水的,项目交上去已经“判死刑”的,他们不会说话,因为好资源,资金被前几名占了。(什么?你叫我去找那几名“人才”罢了罢了,你连人影都见不到)
碰巧学校在升大,我觉得,如果仅靠那前几名的光辉就能代表我们学校的话,实在有点空虚。虽然我们学校也不是没做过什么,但真正办实事,做研究的有多少?多少不是为了奖学金去凑的数? 要想真正办好学校,提高本科教育水平,就应该多花点心思在那些没有突出成就的学生身上。培养他们的兴趣,给平台让他们展示。而现实反映的却是为了综测分去“义务”辅导同学,结果半天人影都没。这种态度却能出各种所谓的干部,三好学生。
学校如此“着重”培养“幸存者”,那么普通学生呢?就算平时是玩游戏,上课睡觉,总还是交了学费的吧,不能最后贡献个就业率啊。作为要升大的学校不更应该以人为本,教授除了本科学习外的思维方式和应变能力吗?
讲个题外话:
举两个例子。前天在quora看到MIT本科生对自己教授的评价,大致意思就是:第一节课上台讲了个晶体管的原理,然后结课让学生期末用这凿出一台电脑。完全靠学生自学能力。第二个例子是清华,周一讲了两小时VHDL语言,周五要求做出一个主频30M的CPU,结果学生们是疯狂的泡图书馆通宵自学,最终做出成品。
无独有偶,我们学校有些老师也是这样,上课过一遍PPT,随便提几句然后就布置作业。结果同学们回去照样打游戏,作业就抄答案(包括本人)。是啊,老师讲得简略谁想听呢,也就应付下作业,期末考前还有真题放送呢。这种考试模式,教学方法,学习氛围大大降低了想搞学习的同学。但扪心自问,真正想学的有多少人,即使想学,即使把书翻烂学透了,还不只是个“地头蛇”,难道真的没有办法了吗?当年高考错过就代表人生错了吗?
当然不是。起码作者就不是这样。
想彻底改变我提供三条路:复读,考研,留学。或者期待幸运女神,不断努力成为所谓的“幸存者”。
当然本科还是有很多事能做到的,虽然改变不了环境,就只能改变自己。
一、读书
很多人或者也有在读,或者不知道怎么读,下面我来简单说一下:
第一点 找书。推荐个网站,这里包含了大部分的书,没有的淘宝就有。
https://www.jiumodiary.com/
找什么书呢,如果你想了解某门学科,就找这几门代表性人物著作的书籍,李源老师说过读的是作者的思想,而不是书。
第二点 阅读。
“二八原则”80%时间理清主干思想,20%时间阅读琐碎事情和论证的例子。
书读的不多,也不好再继续推荐下去了。
二、学习
课堂上老师教的,或者自己想学的,基本上网上都有。列举几个网上学习的去处:
1、B站 这里你可以找到很多很多的教程和演示,质量参差不齐 自己决定。
2、学堂在线 清华大学主打 中文字幕 质量一流
3、coursera 美国斯坦福大学创办 多数英文字幕 修改下host就能登陆了
顺带说一句,网站证书只是附带品,学到知识才是主要目的。
最后祝各位跳出“幸存者”带来的迷惑,取得想要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