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华盛顿大学儿童心理学家曾经对3-6岁的幼儿园的孩子进行20年跟踪调查。
最后发现,那些小时候看起来“不合群”的孩子,成年后只有3%成为与社会脱轨的废人。
每一个孩子,他的“另类”行为都是他追寻自我的一种方式,父母都不该擅自去改变他。
而是在孩子对的“不合群”上面,允许他做自我。
1. 允许孩子独处
最著名的心理学家卡尔·荣格,将人格分为内倾型(内向)与外倾型(外向)两大类。
他指出:
性格外向的人:他们获取能量来自于“跟人交往”。
他们对社交的需求较高,比较喜欢参与集体活动,愿意分享自己的内心想法。
内向性格的人:他们更注重自己的内心世界,即自我的思考和深度探索,频繁的社交活动对他们来说反而是一种心理损耗。
当我们发现孩子是一个善于独处的孩子时,说明他是一个热爱思考、自我专注的孩子。
就像《内向孩子的潜在优势》一书写的那样:
善于独处的孩子有出色的专注能力,喜欢向问题的深处探索。
相声演员郭德纲在舞台上能言善辩、气场十足,凭借一张巧口,游刃有余。
但其实私底下,郭德纲是个十分安静、不爱折腾的人。
他喜欢写字、画画,修身养性,远离喧闹,舞台上下,判若两人。
当你的孩子也是这样安静的时候,我们不需要刻意地去改变他,因为他们更加富有同理心,善于倾听和观察,喜欢深度思考,值得信赖。
2. 不要求孩子“盲从”
其实,在孩子之间很容易存在这种现象。
发展心理学家保罗·哈里斯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
他向那些3、4岁的孩子展示了三条线,要求他们挑出其中最长的那一条。
起初,在没有人干扰的情况下,每个人的选择都是正确的。
然而,当有三个成年人都选择了错误答案时,1/4的孩子便改变了主意,跟随了成年人的错误选择。
孩子之所以有这种改变,都是因为“从众心理”。
当孩子在没有独立性的时候,很容易就被从众,也因此无法保持独立的自己。
作为父母,我们要时刻告诉孩子:“你可以做你自己,你也可以对人和事提出意见,不必事事都听别人的。”
父母要引导孩子,不要“盲从”,应该要敢于做自己的事,而不要跟随着别人去选择。
曾看到一个博主说,儿子因为不会玩手机游戏被同学嘲笑,不愿意和他做朋友,于是儿子也想要个手机。
但她拒绝了儿子的要求,转头带着儿子参加了他喜欢的机器人培训班,认识了更多专注于提高自己的朋友。
允许孩子发表意见,不要为了某一个人的评价而去改变自己,要有个人的鲜活“角色”。
3. 鼓励孩子在集体中表达“不同观点”
一个优秀的孩子,最该拥有的能力是“表达能力”。
它不仅仅是说出一句话,也是一种“为自己争权”的一种勇气和力量。
如果一个孩子敢于当众提出质疑与意见,不仅证明他有主见,他也是一个勤于思考的孩子。
2019年,福州一名8岁小男孩在学习课文《羿射九日》时,提出一个质疑。
因为文中写了一句:“他蹚过九十九条大河,来到东海边。”
而他提出疑问:前面刚说了“江河里的水被蒸干了”,既然水都已经被蒸干了,又怎么“蹚过”呢?
这个问题老师没有回答上来,于是他就在社交媒体上发文求助。
没想到,人民教育出版社这样回应男孩:
“蹚”字的确不恰当,会对教材适当修改。
他们还对小男孩敢于质疑和思考的精神,表示了肯定和认可。
图片
我们要多鼓励孩子去思考问题、勇敢表达心中的疑惑,也许有时候会让大家觉得他“不合群”,但是这种善于发现问题、敢于提出质疑的孩子,未来很有可能就是“领导”的角色。
05
在《乌合之众》书中有这样一段话:
人一到群体中,智商就严重降低,为了获得认同,个体愿意抛弃是非,用智商去换取那份让人备感安全的归属感。
其实,孩子没必要随波逐流。
有时候该有的鲜明之色更能帮助孩子收获不一样的人生。
当我们发现孩子经常安静地专注地重复一项活动,恭喜你,将会收获一个有耐心的孩子。
能勇敢在群众里“站出来”的孩子,未来更能成大器;
不去在意别人的评价,也不被周围人“同流合污”,他将永远活得有价值。
人本来就是有差异的。
优秀的孩子,总是在有限的时间中去专注探索,永远不会逼着自己去“合群”。
他们会在属于自己的领域里绽放,发光发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