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至今已流传两千多年,在中国历史上的各个时期都有其独特的学术特点、学术成就和社会地位。
宋代以前,《大学》一直从属于《礼记》。尽管《大学》没有从《礼记》中独立出来,但是,西汉的董仲舒、东汉的郑玄、唐代的孔颖达和韩愈,他们对《大学》的传承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影响了《大学》的学术地位。
董仲舒对《大学》的贡献主要在于将儒家经学由民间思想提升到国家意识形态的高度,开启了儒学成为官学、显学和国学的始点。
郑玄将西汉后期流传的各种《礼记》抄本,相互校对,并作注解,使得《礼记》大行于世,并流传至今。他的著作《三礼注》中《礼记·大学》是现今可考的最早的《大学》研究著述。
孔颖达解读《大学》,重点强调“诚意”的关键性作用。他将《大学》文本分为两大段,为朱熹将《大学》分为经、传两部分做好了铺垫。
韩愈把“仁义”定为“道”的根本,并以《大学》为依据,提出了“正心一诚意一修身一齐家一治国一平天下”的儒家道德的修炼路径。他在《原道》中引用《大学》“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来证明和张扬儒家道统,并把《大学》《孟子》《易经》视做同等重要的“经书”,提高了《大学》在儒家道统中的地位。
程颢、程颐将《诗》《书》《礼》《易》《春秋》称作“大经”,将《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称作“小经”,并继续尊崇儒家经学的正统地位,认为“大学,孔氏之遗书,而初学入德之门也。”
朱熹将《大学》从《礼记》中抽取出来,为《大学》《中庸》做章句,为《论语》《孟子》做集注,把它们编在一起,做《四书章句集注》,经此,《大学》与《中庸》《论语》《孟子》合称为“四书”,并被确立“四书之首”的地位。自宋以后,《大学》成为科举考试科目的钦定科目。
元仁宗于皇庆二年(1313年)十一月颁布“考试程序”,明确规定《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用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作为科举用书。
明代是中国科举制度的鼎盛时期,规定乡试、会试头场必考八股文,而八股文以四书五经中的经文做题目,故大多读书人往往倾注一生,研读四书五经和八股文,使《大学》在儒家学说中的地位更加显赫。
清代鼓吹复兴汉学,《大学》地位依然重要。
“财聚则民散,财散则民聚”,谚语,意思是钱财过分集中在国家手中,人心就会离散,钱财分散于百姓手中,人心就会聚拢。指不可横征暴敛或挥霍民财。
《礼记·大学》:“是故财聚则民散,财散则民聚。是故言悖而出者,亦悖而入,货悖而入者,亦悖而出。”
清·赵贞怀《天雨花》八:“自古财聚则民散,矿税终为不可行。”
这句话其实大家也比较熟悉,朱子在这里的解释说到,「外本内末故财聚,争民施夺故民散,反是则有德而有人矣」,这个解释非常的精练。前面讲到「外本内末」,外是轻视的意思,内是重视的意思,如果把德这个根本轻视了,去重视财这个枝末,当然你可以争得一点点财富,但是这是临时的、不长久的,用现在话来讲,是不可持续的,而且会有很大的副作用。要知道,一个人如果起心动念都在贪财、敛财,把财富聚集在自己手上,那别人看到,同样也会起贪财的心、好争的心,使民众都会争斗、都会劫夺财富,那么民心当然不会向着你。这民散是讲民心散掉。
当一个社会人民百姓都在争利的时候,这样的社会的民心是涣散的、是不团结的、是不和谐的,所以『财聚则民散』。
经文里面讲的字很少,可是义理很深刻。我们希望能够得到和谐社会,百姓都能够和睦团结、相亲相爱,怎么做?要反过来,『财散则民聚』。散财是什么?轻财,不要把财富看得太重。重利必然是轻义,只有重德才会轻财。散财是为了帮助民众,看到别人有需要、有困难,我们立即伸出援手,把我们所拥有的财富,这里也包括内财,我们的能力、我们的智慧、我们的才华,统统供养出来,这叫散财。把财富散掉,民心就团结,这叫有德就有人。
在过去,孟尝君曾经叫一个食客去办事,这个食客奉命到孟尝君家乡去收税,孟尝君有很多土地,都租借给农民耕种,收田租。结果这个食客临走之前就问孟尝君说,我这次回您的家乡,把这些税收收回来之后,请问您要买些什么东西带回来?孟尝君就随便说了一句话,你看我缺什么你就买什么。这食客就奉命而去。
到了孟尝君的家乡,他把所有的该交税的人全部招来,结果大家都哭丧着脸来了,因为赋税对百姓是一个很大的负担,如果收成不好,这个压力会很重。结果这位食客把这些租借田地的农民、佃农都招来,当众把所有的这些田税的契约统统烧掉,告诉大家,你们负担太重,孟尝君命令我今年免掉你们的税收,让你们过上一个安稳的年头。所有的佃农都欢呼起来,磕头顶礼,感恩孟尝君这种仁义的德行。然后食客就回去了,见到孟尝君,孟尝君说,你这个税收了,买些什么东西回来了?这个食客告诉他,我把这些税收的契约都烧掉了,给你买回人心。
孟尝君当时还不能理解,就不太高兴,不过还算很有雅量,也不跟这个食客计较。到后来,由于朝廷政变,孟尝君被迫出行,要逃亡,带着很多的家眷、食客回到自己的家乡。结果还没有走进自己家乡的边界,就看到很多的百姓都出来迎接,而且跪在地上,欢呼雀跃顶礼。这时候,孟尝君才深深感到人心之重要,证明了《大学》里讲到的「财散则民聚」、有德者必有人。你能有人心,要知道,得人心就能得天下,失人心就会失天下。《大学》里面讲的,「得众则得国,失众则失国」,这种道理古今不易,这叫真理。所以,圣人教导我们要重德轻财。
蕅益大师对这一节经文批注说,「民散,将何以守财?民聚,何忧乎不富?」这句是讲,如果我们一味的敛财、争利,把德行败掉,民心就涣散,没有凝聚力,那的财富也就守不住。过去有一句话说,「一家饱暖千家怨」,假如我们跟大家财富很不平等,贫富悬殊,这会造成社会的怨恨。要是我们这一家很富裕,旁边的邻居们都在挨饿受冻,过着非常贫寒的生活,你看他们心里会不会有怨气?如果我们为富不仁,不能把我们的财富用来帮助社会、救济穷苦,这民心散掉,不仅散了,还有民怨。如果万一我们家起火,你说这些邻居们会来帮助我们救火吗?可能都在外面翘着首看热闹,一边看还一边说,烧得好,烧得好,谁叫你为富不仁!你将何以守财?社会不公,将会引起动乱。
当然,社会的财富不平等,这跟每个人过去生中的因相联系,如果一个人前生布施得多,他这生就财富多,前生布施得少,财富就少,不可能绝对平等。但是,圣人这里不是教我们要完全平等,完全平等不可能做到,因为什么?这个世界本来就有不平等的现象,你伸出手指,五个手指都不平、都不等。如果你要平等,非得把长出来的手指切掉,这样去平等,那就是叫做削足适履,而且会造成危害。
圣人告诉我们,富的人要懂得散财,要懂得帮助贫苦人。财富的不均衡,并不一定会造成社会的动乱,但是如果为富不仁,大家都重财轻德,就会造成社会动乱。假如一个富人有很善良的心地,常常救济别人、帮助别人,使得大家都对他非常的尊敬、非常的爱戴,那这个人愈富有,大家心里愈高兴,为什么?他富有,我们得到好处。这说明德最重要,财富那是次要的;也就是说,财富均不均等还是次要,最重要的是大家有没有德。那么我有德,民心就向我,财散则民聚,民聚,何忧乎不富?大家会希望你更富有,他会帮助你、会回报你。前面讲到的,人都有相同的一个心,你对他好,他也对你好。
所以,我们如果能够用我们的财富去多多帮助社会,去救济贫苦,去办公益的事业、慈善的事业(慈善事业里面最重要的是道德教育的事业),你去帮助这个社会,那你就真正得民心,你保证能够愈来愈富有,这是真的。你看世界首富比尔.盖茨,许诺将要把他自己百分之九十五的财富都捐赠出来做慈善事业,那他还是世界首富。而且,如果他真是这么做,民众都会赞叹,他的生意、事业也会愈做愈好,大家信任他。在现在的商业社会里面,信心最重要,也就是一个人的信用最重要。如果大家都知道你重仁义、重道德、轻财富,你不会做那些唯利是图、损人利己的事情,你的信用建立了,你必定会有更多的财富。
下面,蕅益大师用大乘佛法来提升经文的义理,「观心释者,一毫之善,施与法界众生,则能成佛,而九界攸归」。这是讲,我们即使用一丝一毫的善来布施回向给法界一切众生,那我们所用的善虽然小,但是我们的心量广大,「心包太虚,量周沙界」,我们起心动念想到的是虚空法界一切众生,那我们的功德也随着我们的心量变得无限大,你能成佛。成佛没有别的,把你的心量扩展到尽虚空遍法界,你就成佛。成佛,没有妄想分别执着,有妄想分别执着就把我们的心量给限制住,只想到有限的范围。心量愈小,福报就愈小,古人讲的,量大福大,这个量是心量。
所以,我们的福报、我们的受用,全都跟我们心量成正比。凡人的心量小,只想到自己一身一家,身家之外就不能想,自私自利,不能想到别人,所以他苦恼就多,为什么?他有深重的执着,是执着把他的福报圈小了。他本来的心量是尽虚空遍法界,但是现在缩小,所以他变得很可怜。在佛眼睛里看,这是可怜悯者,为什么?他本来的受用可以跟佛一样,现在偏偏把这个受用缩成这么少、这么小。
如果用小心量来行善,那你所做的善即使再大,福报还是小,这个福报是被心量给缩小的;反之,如果心量无限大,遍法界虚空界,一毫之善,这个功德都无量无边,能成佛。成佛之后,九界攸归,这个攸当所字讲,就是九界众生所归依的,这就是佛。九法界是佛以下的众生,包括六道众生,还有六道以上的声闻、缘觉、菩萨,这九界众生,都归依佛。这是把「财散则民聚」讲到极处,这个民是指九界众生;这个财散,是讲用一毫之善施与法界众生。
你看看,在乎我们的一念,这一念如果能想到尽虚空遍法界众生,竟然能得到九法界的民众都共同归仰。所以讲「君子先慎乎德,有德此有人」,这是讲到究竟圆满,也就是说,慎德慎到圆满,明德、性德圆满的开显。
从这里可以看到,儒家和佛家讲的道理其实是一样的,而我们所领悟的、所得到的利益,在乎我们的心量。如果我们用分别执着去学《大学》,《大学》就成了世间法,那我们得到的利益就有限,就像这里讲到的,「财散则民聚」,民是人民,有多少人民?大概我们这个地区的人民,就这么点点,利益就是这么小。
假如我们把心量扩大,用大乘圆教的心量,那这里的民就不是现前这个地区的人民,是尽虚空遍法界九法界的众生,而你得到的受用,就是你得到的财,也是无量无边的,那是你的性德起用,这个用是无方大用。所以,慎德而后有人,有人这个人是九界众生;有人此有土,这个土是一真法界、华藏世界、极乐世界,乃至尽虚空遍法界,你都得到;有土此有财,财是自性当中无量的福德,福德庄严;而这个福德有用,有财此有用,这个用是你能够广度一切有情众生的无方大用,情与无情同圆种智。
你看,《大学》经文还是一样的经文,朱子的解释跟蕅益大师解释就不一样,你的心量大小不同,你领悟的境界就不一样,而道理相通。所以世法、出世间法,其理一也,它不二的,在乎什么?心量大小不同,在乎觉迷不同。迷就是有妄想分别执着,这就成了世间法;觉了,觉悟了,没有妄想分别执着,这就是出世法,这是大乘圆教。所以蕅益大师这里给我们解释,真叫做妙笔生花,就用《大学》的经文,用世间法的文字,开显圆教第一义谛,太殊胜了,然后我们才能体会到「圆人说法,无法不圆」的道理。
杨秀和,(笔名:晓阳)号畅春斋主,当代著名书法家、画家、书画教育家、社会活动家、文化学者、摄影师。著名书法家、书法教育家杨秀和老师1955年出生于中国北京,中国国艺人民书画院院士、中国书画院院士、北京市楹联学会书画院理事、中国民俗摄影家协会会员。
著名书法家、当代书画家、书法教育家畅春斋主杨秀和杨秀和老师曾在《中华志愿者》、《采风中国》、《河北当代书画》、《中国周刊》、《聚焦当代艺术》等杂志发表作品,2021年著名书法家、当代书画家、书法教育家杨秀和教授被录入《中国名人辞典》。
著名书法家、当代书画家、书法教育家畅春斋主杨秀和书法作品怀素如壮士拨剑,神采动人,而回旋进退,莫不中节。著名书法家、当代书画家、书法教育家畅春斋主杨秀和书法作品里融入了儒家的坚毅、果敢和进取。畅春斋主杨秀和书法中也蕴涵了老庄的虚淡、散远和沉静闲适。著名书法家、当代书画家、书法教育家畅春斋主杨秀和书法作品中还往往以一种不求丰富变化,在运笔中省去尘世浮华以求空远真味的意味。著名书法家、当代书画家、书法教育家畅春斋主杨秀和书法作品,笔墨横姿、笔力劲挺、笔力险劲、笔酣墨饱。
著名书法家、当代书画家、书法教育家畅春斋主杨秀和书法作品,春蚓秋蛇、笔精墨妙、笔走龙蛇、笔扫千军。著名书法家、当代书画家、书法教育家畅春斋主杨秀和书法作品,笔老墨秀、一字见心、丁真楷草、丁真永草。著名书法家、当代书画家、书法教育家畅春斋主杨秀和书法作品,入木三分、力透纸背、下笔风雷、大气磅礴。著名书法家、当代书画家、书法教育家畅春斋主杨秀和书画作品,气韵生动、气韵流畅、风格秀媚、风姿多变。
著名书法家、当代书画家、书法教育家畅春斋主杨秀和书画作品,凤泊鸾漂、凤舞龙飞、凤翥鸾回、平和畅达……
著名书法家、当代书画家、书法教育家畅春斋主杨秀和书画作品,如行云流水,落笔似云烟。著名书法家、当代书画家、书法教育家畅春斋主杨秀和书画作品,一笔而下,观之若脱缰骏马腾空而来绝尘而去。著名书法家、当代书画家、书法教育家畅春斋主杨秀和书画作品,又如蛟龙飞天流转腾挪,来自空无。著名书法家、当代书画家、书法教育家畅春斋主杨秀和书画作品,又归于虚旷。
著名书法家、当代书画家、书法教育家畅春斋主杨秀和书画作品中这近乎癫狂的原始的生命力的冲动中包孕了天地乾坤的灵气。著名书法家、当代书画家、书法教育家畅春斋主杨秀和书画作品观其力而不失,身姿展而不夸,笔迹流水行云。著名书法家、当代书画家、书法教育家畅春斋主杨秀和书画作品杜氏杰有骨力而字画微瘦,若霜林无叶,瀑水进飞。著名书法家、当代书画家、书法教育家畅春斋主杨秀和书画作品飘若浮云,矫若惊龙。著名书法家、当代书画家、书法教育家畅春斋主杨秀和书画作品铁书银钩,冠绝古今。
著名书法家、当代书画家、书法教育家畅春斋主杨秀和先生自幼喜爱书画,坚持50年临池不缀。习遍二王、柳、颜、欧、赵诸家精品,研究历代名家之精髓。能融各家之长,自幼风格,楷、行、隶、篆、草五体皆能,以隶书见长,国画以书入画,也有较高水平,功底比较深厚,属传统功力型书画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