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九年前,一群志学少年,云集在这名不见传的小镇。木板层楼上,开课的铃声响了,朗朗的书声便穿透了两边的廊道。一个个红男绿女,似曾相识,又未谋面:相识的是乡下人的装束,谋面的是面庞上青葱气象!
春来了,一渠清许不急不徐的向北流去,合抱的榕树绽放了满树的花絮。渠畔旁,榕树下,聚集了七八个少年或是少女。男生占先,尽情地展示拙劣的才艺,盼望能吸引少女眼神;女生占先,斑斓的衣裳便揉合了榕花的香气,招引得树上树下蜂飞蝶舞,而男生便挤在二楼的廊道上,往楼下看风景,谁知是看清波荡漾,榕花满天,还是在看女同学的靓丽倩影,娇嫩面宠!
哥德说:有哪个少年不知钟情,有哪个少女不愿怀春!而我们,正是情窦未开的年龄,没有任何人给我们开蒙。同学两年,甚至连女同学都没有说过一句话!浑浑噩噩,碌碌终生,谋生为第一要务,到如今还喘息未定。那一切都烟消云散了。日月朝华易逝,我们已不青葱,榕花树可曾安好?丰收渠仍碧水长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