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1-22赤眉起义

        东方的琅琊郡海曲县(在山东日照)有个公差,叫吕育。他没依着县官的命令去打那些交不出捐税的穷哥们儿。县长硬说他勾结刁民,反抗官府,把他办成死罪,杀了。这就激起了公愤。吕育的妈妈挺有魄力,她拿出家产,召集

约会了一百多个穷苦农民,要替她儿子报仇。她在家乡造了一个高台,把大家聚在一起,然后攻进县城杀了那个县官。官军赶来镇压,她又带着手下人来到黄海上的一个小岛上,占据在那里,瞅着机会就上岸去打官府,打开监狱,打开粮仓。等到大队的官兵调到那儿的时候,他们早就下了海了。吕妈妈的名声越来越大没多少日子,跟着吕妈妈的就有了一万多人。吕母是历史上最早的一个起义女头领,后来人们把她起义的那个高台,就叫‘吕母崮’。

        第二年(公元18年),莒县(在山东);又出现了一支农民起义军,首领名叫樊崇。莒县官兵多,防守严,樊崇他们没能打进去。他们就以泰山为根据地,在青州和徐州之间来回打击官府。不到一年工夫,各地投奔樊崇的就有一万多人。后来,吕妈妈害病死了,她手下的一万多人都上了泰山,归附樊崇。这支起义军的声势也大了起来。

        樊崇的起义军越闹越强,让王莽几年都过不安生。王莽就派大将景尚带兵去围剿,没想到打了个打败仗,连景尚也叫起义军给杀了。

        王莽得到消息,眼睛往上一翻,差点儿背过气去。王莽对太师王匡(与绿林起义军的首领王匡不是同一人)说;‘荆州的盗贼还没消灭,琅琊的盗贼又起来了,不给他们点儿严厉的,那还了得!’太师王匡说;‘只要集中兵马,先打一头,看他们活得了活不了。’王莽很赞成先打一头的打法,他说;‘好,你先去剿灭琅琊的盗贼。要多带兵马,两万不够,五万,五万不够,十万。’他就派太师王匡亲自出马,再派更始将军廉丹当副手,率领十万大军,浩浩荡荡地又去围剿樊崇军。

        樊崇他们听到了风声,也做好了准备,打算跟官兵大战一场。他们怕打起仗来,人马混杂,自己人不认识自己人,就想了一个办法,叫起义的士兵都在眉毛上涂上红颜色,一来作为记号;儿来也好显出起义军的威严,吓唬敌人,为了这个缘故,这支东方起义军就得了个外号,叫‘赤眉’。

        赤眉军只是反抗官府,不伤害老百姓。他们立了两条公约;第一条,杀害老百姓的定死罪;第二条打伤老百姓的受责打。赤眉军将士真的很守纪律,到了哪儿,哪儿的老百姓都欢迎。太师王匡和更始将军廉丹的官兵正好相反,他们别的本领没有,欺压老百姓可到了家了。他们沿路奸淫掳掠,无恶不作。老百姓恨他们,编了顺口溜说;

                    宁可碰到赤眉,        不要碰到太师;

                   碰到太师已经糟糕,       碰到更始性命难保。

        赤眉兵打仗不怕死,纪律又好,老百姓向着他们。这么一来,他们的人数比官兵少,武器差,力量可比官兵大。开头的时候,廉丹还占上风,打了几次胜仗,以后越打越不行。他们跟赤眉军在须昌(在山东东平)大战一场。太师王匡亲自出马,想一下子消灭对手。可他做梦也没想到,涂着红眉毛的庄稼人还敢跟他对敌,竟把官兵团团包围住了。官兵不愿意为王莽拼命,赤眉军可拼着命攻上来了。

        樊崇是个大力士,枪头‘突突突’地对着太师王匡直扎过来,猛极了。太师王匡举起大刀朝樊崇的肩膀横劈过去,樊崇用枪只一架,就震得他双手发麻。他心想;‘哎呀,这么厉害!’拉转马头就往回逃。樊崇的枪头‘突突突’地又直逼过来,太师王匡的大腿上给他扎了一枪。樊崇拔出抢来,准备再扎过去,太师王匡仗着马快,一眨巴眼儿跑远了。更始将军廉丹好不容易杀出重围,又碰上了一支农民军,末了儿,死在了乱军之中。

        十万官兵,逃了太师,死了大将,没有个发号施令的将官,还卖的什么命啊?有人一带头,官兵乱哄哄地散了一大半,还有的干脆投降了赤眉军。这一仗,赤眉军越打越强,人数增加到十多万了。

        兵荒马乱且不说,还到处都闹饥荒,关东又有不少人活活地饿死了。逃荒的,逃难的,到处都是。听说京城长安有粮食,难民一批一批地往关中拥过去。守关的没法儿拦阻,慌忙往上报

,说进关的难民有几十万。王莽只好下令开仓发粮,派官吏去救济难民。可是官吏们层层克扣,粮食哪会到得了难民嘴里呐?难民上千上万地饿死,长安街上每天都有路倒的。

        消息传到王莽的耳朵里,他就把管理长安市政的王业叫来,问道;‘听说有几十万难民进了关,我马上下令开仓救济。怎么到了今天,听说还有人饿死。这是怎么回事?你是管理京城的朝廷命官,知道不知道?王业心里早有了底儿,他不慌不忙地说;‘这些人都是流氓,不是真正的难民。’’他拿了些从菜馆子里买来的米饭和肉羹给王莽看,对王莽说;‘这是他们吃的东西,不太坏吧!’

        王莽不相信,吩咐左右再拿些难民的伙食让他看个清楚。这管什么用啊,底下的人早布置好了,叫他不能不信。他透了一口气,说;‘这些人吃得这么好,怎么能是难民呐?’经过了这样一番‘调查’,他放了心,就派使者分头去催促各路官兵加紧围剿,一定要消灭绿林和赤眉。

        绿林军在荆州,赤眉军在东海,打败了王莽的两路大军。别的地方的起义农民听到消息,都来了劲儿,更加活跃起来,单是黄河两岸,就有大小起义军几十路。其中声势最大的,要数河北的铜马军(铜马,地名,在河北巨鹿)。可是这些地方的起义军彼此没有联络,都自个儿打自个儿的。虽然人数不少,可成不了大气候。

        在农民纷纷造反的当儿,有好些地方的大族人家,地主豪强,还有汉朝皇家的后代,也起来反对王莽了。这些人有势力,号召力也大,后来倒成了大气候。其中,在南阳的舂陵县,有一家刘家宗室的子孙,发动起来以后,很快就扩大了势力。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天凤四年(公元17年),荆州地区饥荒严重,百姓只能挖掘草根充饥,生命受到严重威胁。新市(今湖北京山东北)人王匡、王...
    张鑫_d3e6阅读 4,030评论 2 11
  • 文 / 文元 《孩子爱听的历史故事》系列 090 绿林赤眉起义 王莽篡夺汉朝统治后,他残酷压榨老百姓,再加上一连串...
    北京文元阅读 6,067评论 3 102
  • 控制过度引发的危机----绿林赤眉起义 瑞波友李2019-08-05 王莽是太皇太后王政君的侄子,深受王政君的信...
    无终钓叟阅读 877评论 0 0
  • 公元23年 正月初一,汉军与其他部队一起攻打甄阜、梁丘赐军队,官军大败,王莽的纳言将军严尤、秩宗将军陈茂率军前进,...
    益民_1371阅读 4,626评论 0 0
  • 王莽新室末年的农民起义,大概分以下几个阶段: 一、琅玡吕母、临淮瓜田仪、东海刀子都等点燃农民起义的星星之火。 二、...
    不明山人阅读 2,707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