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咚咚”一阵小心翼翼的敲门声音响起。我打开了门,站在门口的是一位陌生的女生。
“额,有什么事吗?”我面无表情地询问道。仍然把门掩着,没有让她进来的意思。
“你们好,请问有想考研的同学吗?”她小心翼翼地问。我看着她手上攥着的一卷资料,就猜到了她的意图。
我点点头,她的眼睛里便像是打开了一盏灯,突然亮了起来,她开始略显紧张地说了一些考研英语方面的内容。我听了几句,不耐烦起来,不就是想来宣传考研机构吗,我内心鄙夷道。
我打断了她的话,“那你为什么免费发这个资料,就是为了宣传这个考研机构的吗?”我的语气夹杂着一丝强势和戏虐,那一瞬间,我知道自己好像无意间捅了她一刀。她慌乱了,眼睛里的灯光化成了胆怯的兔子,她摇着头问我,你想表达什么意思。
还能什么意思呗,天底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怕又是什么传销性质的机构。我暗自想到。她看着我,解释道,她确实在做这方面的兼职。一秒间,我仿佛看见了她眼中起了一层雾。我开始后悔,思索着自己的口中为什么蹦出了那样一句话,一句显而易见带着刺和偏见的言语。
她只是一个兼职生。而且说不定这是她的第一份兼职工作。
我的语气像一把锋利的刀变钝了,变得柔和起来,她显得不再紧张,和我聊起了天。期间,我也确实得到了相关考研方面的信息。她走后,我坐了下来,后悔自己的那一番看似有点咄咄逼人的言论。
我经常会讨厌社会上所谓的恶人,因为他们对陌生人撒着无厘头的恶,仗着以后不会再遇见的笃定,就会有意地冒犯着别人。我还记得自己第一次发传单时,被陌生人不耐烦地拒绝时的心理活动,那是一种惶恐的感觉,仿佛收到了社会的无情冷嘲,仿佛瞬间看透了黑暗的社会。当然,确实言重了。有人会说,每人成长路上都必须要经历这些恶,才会认清社会的真实面目,变得强大。然而我们可能是施恶者,也有可能是受害者。
小小的无心之过还可以被原谅,就像平静的湖面被扔进了一小块石子,激起波澜,不足为害。可是刻意的,已成为惯性的恶就像是核泄漏,连湖水里的生物都被剥夺了生命。这个时代,恶意不曾退减,来自网络的暴力正向狂风暴雨一般袭来。可怕的是,我们熟视无睹,甚至加入了其中。越来越多的人深受其害,表面上看似风平浪静,内心早已千疮百孔。
看来这不仅仅是个冷漠的“看客时代”。
为什么不可以对着稚嫩的脸庞们友好一点呢,为什么不能对着无辜的眼睛们眨眼一笑呢。
转念一想,我好像也没资格呼吁。我对着那位女生撒出了一点恶。只希望以后的自己,对别人少一些恶意揣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