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往,我们忙于追逐了某方面,而恰恰缺少的,是用爱唤醒学生的归属感。
自打期中考试后,心情一直特不爽。因为按照我的要求,他们远远没有达到我的预期目标。打算抓紧正常进入新课,当我走进教室推开门,一股闷热难闻的味道扑面而来,一地的水被踩过后,难以想象的脏,卢昌瑾拿着拖把东一下西一下的在一片狼藉的地板上乱蘸(一眼便看出来他不会拖地),教室里乱哄哄的,我不由得皱起眉头,立马就有那快嘴的同学七嘴八舌的向我告状。原来是卢昌瑾自己不小心撞到打碎了水杯,怪不得他自个在那拖地善后呢!我忍住脾气,导入开讲,发现几乎每个的脚下都有大大小小的碎纸片,终于,我再也忍不住火山爆发了。狠狠地教训了他们一顿,亲身示范教他们怎么洗拖把怎么拖地,重申卫生委员、值日生、班长及其他班干部的职责、班规、班训……下班回家,心里依然不畅快,一堆的问题让我不畅快。我经常告诉学生一个班集体就是一个大家庭,同学之间犹如兄弟姐妹,大家要热爱大家庭,团结互助……可是为什么面对如此脏乱不堪的教室卫生,他们无动于衷?为什么他们连自己脚下的纸片都不能主动去捡?我坚信如果学生家里的地板这样脏的话,他们一定不会视而不见的!那为什么教室的脏乱差他们就能做到袖手旁观熟视无睹呢?为什么卫生委员没有发声?值日生在哪里?只能说明他们不把班级当成家,不爱班集体!突然间我觉得我们都没把班级当家!一年的相处时间,是我没有给他们如家的感觉!有人说遇到困难就去读书,书会帮你解决问题。于是我就去找班级管理方面的书,真的找到了!原来,这是归属感的问题!
什么是学生的归属感呢?书上给出的解释是这样的:学生归属感是指学生经过一段时期的生活和学习,在思想上、心理上、感情上对班级产生了认同感、公平感、安全感、价值感、使命感和成就感,这些感觉最终内化为学生的归属感。其实,学生内心真正想要得到的是能够在班集体中获得同学的尊重和帮助,关心和爱护。这种需求能否得到满足,直接影响着学生对班级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影响着班级的建设,决定着班级的发展是否和谐,是否充满朝气和活力。
学生缺失归属感,就会表现出对班级事务漠不关心,对班级的一切人和事保持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冷漠态度,做事我行我素,完全以局外人自居。就比如这次打碎水杯让教室卫生一团糟的情况,他们表现出让我不能理解的视而不见的路人态度。还有一些同学在班级中沉默寡言,孤独寂寞,每天生活在自己的小领域里,很少与其他同学交流,上课也很少参与课堂活动,下课以后将自己封闭在自己狭小的个人世界中,或者他们最多只和同桌交流,这样的学生因为长时间的沉默与安静,以至于被老师和同学忽略,成为班级里的隐形人,这也是归属感缺失的表现。这让我想到了我班的杨涵婷同学,她是一个瘦瘦小小的女生,印象中她从未大声说话,也从不主动跟老师说话,即只有在课堂上被点名回答问题时才勉强听到她的声音。美国心理学家莱德库斯认为,“当一个孩子为了获得一种归属感,尝试了各种消极的捣乱的引人注意的行为而无效时,他最终会陷入一种深深的沮丧中,丢开一切积极的希望,干脆自暴自弃”。瞬间我就想到了我班卢昌瑾,想到他上课不专注、画画、下楼梯舔栏杆、不交作业......种种表现让他成为不收大家欢迎的甚至讨厌的孩子,为了不打扰到其他同学,我给他一个独立地盘任他发挥,他在任何课上,都看不到人影,因为他喜欢自个儿玩。现在想想,他也是有优点的,比如反应快,比如写英语字母很漂亮,甚至比一些女生都写得好看,但是在没有得到表扬或者认同之后,他开始对自己自暴自弃,摆出一种破罐子破摔的心态......一种愧疚感弥漫开来,也许真但是我不够关心他们,没有得到他们的信任,让他们在班级中封闭自己。
我陷入了沉思,导致班级归属感缺失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呢?对学生而言,他们进入新的班级,面对的是新环境、新老师、新环境,如果不能很好地和同学相处,不能取得好成绩,不能吸引老师的关注,他们就会有孤独和挫败感,于是出于自我保护而疏远大家,关上心门。对于老师来说,担负着成绩竞争的巨大压力,于是在班级管理中,一切围绕着学习成绩的提升,重视成绩优异的学生而忽略学困生,对学困生关注不够,让他们产生被遗忘或不被关心的感觉,归属感严重缺失。学校是学生的第二个家,老师是学生的第二任家长,想要唤醒学生的归属感,主动权在老师手里。亲其师重其道,老师要真心实意的关注学生,用师爱润泽学生的心灵,以自身的魅力影响学生,取得学生的信任,让学生把对老师的感情转到班集体中来,让他们爱上班级,产生班级是我家的责任感和归属感。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究竟该如何改变现状,我还没有具体的清晰的方案和做法,但是我不会放弃,因为我深知一个孩子代表的是一个家庭的希望和幸福,我想我会尽我所能!引领学生不断向着优秀的方向发展!
(后来话:原以为本次数学分数会特糟糕,可能在倒数,没想到是数学、英语均排在全学区第8名(向前爬了7个台阶儿)。呵呵,看来我的4斤是白瘦了。再接再厉,争取期末再上3个台阶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