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历史上司马昭的名声要远远胜过哥哥司马师,但若让老父亲司马懿来选接班人的话,多半会选司马师,不仅仅因为他是长子,更因为他沉毅多谋,心狠手辣,颇有乃父之风。是他,亲自培养了三千死士,奠定了司马家发动政变的实力基础。是他,杀死了妻子夏侯薇,掩盖了司马家的野心,使政敌无机可乘。还是他,慧眼挑选提拔了石苞等一批才能之士,形成了司马家幕府的中坚力量。有子如此,司马懿在含笑九泉之际放心地交出了权力的接力棒。司马师也不负所托,以抚军大将军的身份继续执掌曹魏的军政大权。
权力的和平交接,掩盖不住底下的暗流汹涌。司马懿以三朝元老,辅命大臣的身份,其实力与威望足以匹配其摄政的身份,但在魏国朝堂上毫无功绩的司马师,作为人臣有什么资格继续享受同样的权力。只有皇帝才有权力世袭的资格,你们父子之间明目张胆的权力嬗替岂不是赤裸裸地暴露了司马氏改朝换代的野心。
司马师当然清楚底下这些不和谐的声音。他决定打一场大仗一显身手,来提高自己的威望,巩固自身的政治地位。恰好吴国刚刚上位的诸葛恪也蠢蠢欲动,在濡须以北修建堤坝,似乎有北上侵犯的行动。这给了急于立功的司马师一个口实,于是立刻派军队前去镇压。没想到,诸葛恪居然是有备而来,反倒把魏国军队打的大败。司马师偷鸡不成蚀把米,恼怒异常。不过他处理还算得当,主动承担了战败的责任,把前去策应的弟弟司马昭降职,安抚了前线将领的情绪。更幸运的是,吴国在不久后陷入了内乱,再也没有实力北上了。
既然不能在对外战争中积累威望,司马师转而加强了对内的统治。对任何敢于挑战司马氏执政地位的举动施以严刑峻法。忠于曹氏的大臣李丰,夏侯玄等人趁着司马师威望扫地的时机打算发动宫廷政变。但这群人眼高手低,做事不密,很快被司马师的暗探侦破。司马师的处理就一个字,杀。不仅如此,司马师还废掉了皇帝皇后,重新立了一位高贵乡公。对朝廷内外的反对势力来了个大清洗。
司马师的严酷做法激起了淮南将领的反对。淮南将领毌丘俭,文钦发动叛乱,讨伐司马师。司马师和他老父亲司马懿一样,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在重病缠身之际,毅然决然亲自带领军队,赶往了淮南前线。叛乱平定,司马师在回师途中病死,留给弟弟司马昭一个安定的政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