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习得一个概念叫做过度拟合,指的是在做决策时考虑了太多因素,囊括所有的细节,反而会失去客观的一种状态。也可以叫做 过犹不及。工作和生活中过度拟合的情况比比皆是。那么怎样检测你是否陷入过度拟合的状态呢,如果你基于多种因素条件,考虑了各种变量,对于未来做了一个预测, 如果前面的一个因素的改变引起了最终结果的大幅变动,那就是过度拟合了。正常的状态是 应该是单个因素变动不会对结果造成大的改变。
这让我想到了一个关于考试的例子。在我大学四年级快要毕业时,我的很多同学选择抓紧去考司法考试,老师叮嘱我们不要打无准备之仗,司法考试涉及内容太多太庞大,短期很难入门。但是有几个同学用了一个暑假的时间住在学校,每天学习准备司法考试,整整两个月,最终全部通过了司法考试。而我的一个室友,从大一就开始准备司法考试,四年时间最终都没能通过考试。当时我想不通,现在明白了,我的室友就是陷入了过度拟合的状态。研究的太深太细,学习的太多,反而是无法抓住重点,不像那几个利用暑假时间准备考试的同学,因为有时间限制只有两个月,所以逼迫自己尽快抓重点,找要领,不得已忽略掉很多细枝末节,反而达到了旁观者清的状态,而我的室友,就是当局者迷了。
那么,你可能会问了,那像我的室友那种情况岂不是太冤了?付出艰辛的努力,结果还不如轻松速成的人?其实我的室友也不必苦恼,过度拟合的状态不会持续太久,只要认识到自己的迷失,进一步学习,学会抓住关键问题,做一下取舍,很快就能跳出当局,这个时候,我的室友会比那几个速成的同学更有优势,因为他看的清大局,又掌握了细节,基本可以做到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可是生活不是考试,我们没有那么多时间,也没有很大的必要花费精力事事了解细节又抓住大局,这时我们就要掌握一些快捷方式来是我们的生活更轻松。 比如运用类比推理,借鉴同类事件经验,还要学会在 成语和 古语中学习先人智慧,老道理是前人智慧的结晶,借来用用办事更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