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别思维的误区克服认知扭曲』
【你必须警惕的10种思维陷阱】
#思维陷阱
#认知扭曲
#有点长但值得看看
什么是认知扭曲?
心理学家Aaron T.Beck认为:
认知扭曲是一种思维的错误,它造成人类处理信息过程的困难,最终导致心理障碍
【10 种常见的认知扭曲]
1、非此即彼6、放大与缩小
2、以偏概全7、情绪化推理
3、乱贴标签8、妄下结论
4、罪责归己9、心理过滤
5、应该句式10、否定正面思考
1、非此即彼All-Or-Nothing Thinking
用非黑即白的方式来看待事件,忽略事件的中间地带。只要有一点不完美,那就是彻底的失败,没有其他可能。
这种思维模式与现实生活是不吻合的因为很多事件都存在「中间地带」
例:任务要么完美完成,要么一场失败。
实际情况是,这项任务中还有完成得比较优秀的部分,并非全部都失败。
这种思维模式很容易让人忽略任务完成的多样性,也会导致拖延和过度完美主义。
2、以偏概全Overgeneralization
根据单一情境或经验来概括所有情况,即认为某件事发生过一次后,会在往后反复发生,例如失误。
一次失误不代表你会一直失误即使是天才也会有失误的时候
例:被一个人讨厌,认为其他人也会讨厌自己
这种思维模式容易让人忽略个体的多样性和差异,形成一些错误的刻板印象。
试着寻找积极的、更有说服力的客观证据来打消掉这种非理性思维。
3、乱贴标签Labelling
用主观的情绪、充满情感色彩的语言描述某个事物,为其贴上负面的标签,不考虑整体情况。
因为一个失误就为自己贴上负面标签
显然是非理性的行为
例:我天生就是一个「失败者」。
基于个人所犯的错误,为自己创造了一个完全消极的自我形象,除了会增强标签的暗示,不会带来其他的好处。
因此,别再使用消极的标签定义自己了。
4、罪责归己
Personalization and Blame
认为自己是某个消极事件的罪魁祸首,并背负不属于自己的责任,即使这些事根本不需要你来负责,甚至与你无关。
我们只能控制关于自己的事情外界的事情不在我们的控制范围内
例:朋友考试成绩不理想,都是我的错!
实际情况可能是,朋友这次没发挥好,也可能是其他个人原因。你可以给朋友提供一些建议,但没有必要为此承担责任。
罪责于己只会让你充满负罪感和内疚感。
5、应该句式Should Statement
总是用“应该”或“必须”来约束自己和他人的行为。当事情不能完全按照所想的方式达成时,就会感到焦虑、愤怒。
这种信念显然是不现实的
因为结果总会有不合心意的时候
例:我必须要成功,他们应该要听我的!
尽管很喜欢能做好每件事,但谁也不能够保证你一定会顺利。另外,我们无法控制除了自己以外的其他人、事、物。
所以,这种思维模式只会增添你的压力。
6、放大和缩小
Magnification and Minimization
放大:过度夸大某件事的重要性,一般是指负面的事情。例如,把普通的失误当成极度恐怖的事情来看待。
缩小:过度缩小某件事,一般是指正面的事情,认为这件事情根本微不足道。
例1:失误了,完了,我这辈子完了!(放大后果)
例 2:我根本没有能力去完成这件事!(缩小能力)
夸大自己的不足,缩小自己的优点,肯定容易感到自卑试着问问自己:
我是不是过度夸大了这件事?
我是不是低估了自己的能力?
7、情绪化推理(Emotional Reasoning)
完全基于个人的主观情绪来判断某件事情的倾向,把情绪当成事实的根据。
8、妄下结论(Jumping to Conclusions)
在没有确切证据的情况下,不经过实际情况验证,用消极的理解方式,迅速武断地得出负面的结论。
主观性的猜测并不能够解决实际问题,反而会带来很多没有必要的困扰。
所以,当发现自己产生这类思维模式时,提醒自己要保持理智,用客观的眼光来看待整个事件,避免被主观的情绪牵着走。
9、心理过滤(Mental Filters)
选择性地关注消极方面,忽略积极方面。即从某件事当中挑出一段消极的细节,过滤掉所有积极的部分,然后反复回味,导致负面情绪的产生。
10、否定正面思考(Discounting the Positive)
习惯把中性/积极的体验转为不好的,比如把别人对自己的赞美歪解为负面评价。
提醒自己,不要抓住某些消极细节不放,也不要去过度猜测任何一句话的深层含义。很多时候,人们所表达的含义就是字面意思,并无其他多余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