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清明节又叫踏青节,在仲春与暮春之交。中国汉族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
清明起初只是节气名称,后逐渐与农历三月的寒食节、上巳节交汇融合,成为“时年八节”中的清明节。这一天既是祭祖扫墓、慎终追远的感伤之日,也是扑蝶插柳、踏青赏春之佳节。
清明时节,天清地明,天气渐暖,是春季里最受人们重视的节气之一。清明,不仅与扫墓习俗有关,还是一个重要的养生节气。
关于清明的习俗
清明节的习俗是丰富有趣的,除了讲究禁火、扫墓,还有踏青、荡秋千、踢蹴鞠、打马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
相传清明节扫墓这是因为寒食节要寒食禁火,为了防止寒食冷餐伤身,所以大家来参加一些体育活动,以锻炼身体。清明节,民间忌使针,忌洗衣,大部分地区妇女忌行路。傍晚以前,要在大门前洒一条灰线,据说可以阻止鬼魂进宅。
清明节日中既有祭扫新坟生离死别的悲酸泪,又有踏青游玩的欢笑声,是一个富有特色的节日。
关于清明养生建议
在清明前后这段时间里,大家特别是中老年朋友们该如何养生,才能达到强身健体、防病长寿的效果呢?下面看看各方专家的指导建议吧。
1、多吃“柔肝”食物
中医学认为“春与肝相应”,清明时节应多吃“柔肝”的食物,饮食宜温,以清补为主。如荠菜、山药、菠菜、韭菜、银耳、大枣等。
2、多吃“祛湿”食物
由于清明雨多湿气较重,在饮食上要注意选择一些温胃祛湿的食物,如白菜、萝卜、芋头等。
3、慎吃“生发”食物
中医认为,清明正值肝阳上升时节,故不宜进食竹笋、咸菜、鸡、海鱼等“发物”。有慢性病的人要忌食。
4、夜卧早起
春天重在生发,不能总睡觉来阻碍身体气机的生发,应从起卧时间上做起,尽量做到夜卧早起。
当然,这里说的晚睡,并不是让人熬夜,早起也非“起得比鸡早”,而是相对于冬天的早睡晚起而言,适当地晚睡早起能让人神清气爽。早晨7点到9点是辰时,胃经最旺,可以在此时起床并进食。
5、多动少静,春练别赶早
清明自然界阳气升发,养生重点在养阳,关键是要多“动”,切忌“静”,不可闭门不出,更不可坐卧太久。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老人春练勿太早,应在太阳升起后。外出踏青,“动”宜适度。心脏病、高血压、慢性支气管炎等病人,不要逞强登山。清明是万物生长的季节,心境要畅达,要通过户外散步、踏青等活动,来清净心气,达到愉悦身心的目的。此外,要注意春捂,不要过早地减衣以免着凉感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