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解,每章一读。
文:
原宪居鲁,环堵之室,茨(cí)以生草1;蓬户不完,桑以为枢;而瓮牖二室,褐以为塞;上漏下湿,匡坐而弦歌。
子贡乘大马,中绀而表素,轩车不容巷,往见原宪。原宪华冠縰履,杖藜而应门。
子贡曰:“嘻!先生何病?”
原宪应之曰:“宪闻之,无财谓之贫,学道而不能行谓之病。今宪,贫也,非病也。”
子贡逡巡2而有愧色。
原宪笑曰:“夫希世而行,比周而友,学以为人,教以为己,仁义之慝,舆马之饰,宪不忍为也。”
注:
1茨(cí)以生草:以草盖房,谓之“茨”(成《疏》)。“生草”,谓新生未干之草。(郭庆藩说)
2逡巡:因有所虑而徘徊不前。
解:
本章辨析“贫”与“病”。
《山木》章六中,庄子对魏王说:“贫也,非惫也。士有道德不能行,惫也;衣弊履穿,贫也,非惫也;此所谓非遭时也。”本问有“无财谓之贫,学道而不能行谓之病。”意涵一致。在前面的一些文章中,我们曾提过,《庄子》虽然经常贬斥言的分别(是非、不齐等)作用,意图破除人们对言的信赖,但他本人也会借助言来划定一些概念。这是个值得深入的问题。本文与《山木》章六正是因为赋予名词不同意义,才升华出层次的疏离,进而产生醒悟人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