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王维
2020-4-22
【原文】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
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
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
【阅读点滴】
如诗如画的唱和
鲁迅说:“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猎猎风尘,有知己相伴,就足够抵达幸福的彼岸,因为心灵有寄、灵魂有依才是最真实的幸福。”历史上著名的知己大约就是俞伯牙和钟子期了,管鲍之交,大约也属此类。人与人相交,离不开诚信和性情,性相近,情相吸,趣相投,终至相互唱和。王维与裴迪,就是这种性情相近的唱和之友。二人在辋川的交往,留下了无数故事,《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就是这一时期的故事。
根据《新唐书·卷二百二·列传一百二十七·王维传》:“别输在辋川,地奇胜,有华子岗、欹湖、竹里馆、柳浪、茱萸沜(pan4)、辛夷坞,与裴迪游其中,赋诗相酬为乐。”二人在此期间忘情于山水,乐乎于诗歌的唱和了。
这是一首诗、画完美结合的诗歌。首联“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向阅读者述说了时间。“转”字让人咀嚼,犹如旋转舞台,慢慢的从夏日的碧绿,转为秋日的苍翠;山涧流水,不停地潺湲流去。起句就是一副秋日山水图,只是还处于素描阶段,需要灵气和温度。
有山、有水、有林木,自然景色还需要回归人间,引出了颔联。“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人物出现了,倚杖,老人拿着拐棍,伫立于柴门之外,秋风之中,静静地聆听傍晚的蝉鸣。“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不知道诗人此时有没有这种感受。我凝神静思,就是这种感觉。
有了凝神静思的人物,还需要人间的烟火气来点缀,王摩诘真是诗画高手,颈联信手拈来,就点燃了烟火。“渡头馀落日,墟里上孤烟。”渡头承接首联的秋水,山间流水汇集成小河,小河形成渡津,落日映照之下,一缕炊烟冉冉升起。人类逐水而居,有水汇集,就有人生产、生活、居住,有人的地方,就有烟火气的存在,画面从素描、人物,点缀上落日和炊烟,完美的山居图呈现在了人们的面前。“墟里烟”化用陶渊明《归田园居》“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之句。
如此景致,让倚杖伫立的诗人放飞了思绪,“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尾联破题。接舆,春秋时楚国隐士陆通,字接舆,以佯狂遁世著名,这里借指裴迪;五柳,即五柳先生陶潜,这里王维借以自比。王维是陶渊明的粉丝,19岁的时候就根据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写下了《桃源行》诗歌,辋川别业,大约也是仿陶渊明的南村之举,找一个隐逸之处、与一二个相知饮酒唱和,“邻曲时时来,抗言谈在昔”的激烈与率性;“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的钻研与探讨。慷慨激昂中彰显双方的真性情。一个“复”字,让往事历历在目,一幕一幕的呈现出曾经的激烈与率性,回应了题目中“赠”的真情。朋友之间的慷慨激昂、率性而为,才是真正值得留恋的记忆。
苏轼曾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东坡志林》)。这首诗歌,诗人就通过寒山、秋水、柴门、暮蝉、落日、墟里、五柳的自然之景,与倚杖、临风、孤烟、狂歌等等灵性之语衔接起来,素描之中点缀出人间烟火的山村浪漫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