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黃帝内经》-四气调神大论篇第二

必背,本篇主要讲了四季的变化规律,人要与之相应,也就是所谓人与自然相一致,这是养生的根本。即本篇后面‘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

最后一段说法很多,我的理解是,‘治未病’的意思是说注意养生,少生病。总比得了病再来治好得多。


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夏为寒变,奉长者少。

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逆之则伤心,秋为痎疟,奉收者少。

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逆之则伤肺,冬为飱泄,奉藏者少。

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以有得,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夺,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逆之则伤肾,春为痿厥,奉生者少。

天气,清净光明者也,藏德不止,故不下也。天明则日月不明,邪害空窍,阳气者闭塞,地气者冒明,云雾不精,则上应白露不下,白露不下,则菀稾不荣。贼风数至,暴雨数起,天地四时不相保,与道相失,则未央绝灭。唯圣人从之,故身无奇病,万物不失,生气不竭。

逆春气,则少阳不生,肝气内变。逆夏气,则太阳不长,心气内动。逆秋气,则太阴不收,肺气烦满。逆冬气,则少阴不藏,肾气独沉。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阳阴,以从其根。逆其根,则伐其本,坏其真矣。故阴阳四时者,万物之始终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是谓得道。道者,圣人行之,愚者背之。从阴阳则生,逆之则死,从之则治,逆之则乱。反顺为逆,是谓内格。

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兵。不亦晚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如果需要原文档(因文体限制,部分表格无法呈现)请联系QQ1769090563 本文由中医仲景协会整理收集 《内经选...
    陶墨阅读 34,958评论 0 33
  • 文/月明红红 千秋岁 秋风吹遍,岭秀红枫赞。 夏归去,花依恋。 寒蝉鸣数下,金菊山花灿 黄昏尽 ,雨穿芭叶丝残断。...
    月明红红阅读 309评论 7 8
  • 内容、功能和美学汇集到一起来产生一个最终设计,完成其他四个层面的所有目标,并且同时满足用户的感官感受。 忠于眼睛 ...
    隔壁小贝阅读 411评论 0 0
  • 『你再亲密的人也是另外一个人,是和我们一样重要、一样独立的人。』——提醒自己,女儿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无论她多大。『...
    omigaz阅读 647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