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的书真的不多,即使是伟大的列夫托尔斯泰,这也是头一回阅读他的著作——《安娜·卡列尼娜》,虽然起步晚,但也想记录下对这本书的只言片语,不然这个年纪再读这些书真的是转瞬就忘。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翻开正文第一页,便看见了这句话,回想起初次看到这句话大概是几年前,当时家庭正遭受着前所未有的不幸,看到这句话是列夫托尔斯泰说的就觉得,哇,原来伟人已经给我们不幸的生活带来启示,更是把这句话作为一时的座右铭。
幸福的家庭大体是家庭和睦,生活美满,不用为金钱折腰。而不幸的家庭,书中最先提到奥布隆斯基家,男主人斯捷潘·阿尔卡季奇,是一个三十四岁、漂亮多情的男子,不爱妻子,对于自己的出轨并不觉得后悔,后悔的只是没有很好地瞒过他的妻子。而他的妻子多莉,五个活着,两个死了的孩子的母亲,一个疲惫、懦弱、渐渐衰老的女人,为了家庭,为了孩子不得不忍气吞声。
这本书中还提到两个家庭,故事也是由这两条主线构成。一条是安娜·阿尔卡季耶夫那,即阿尔卡季奇的妹妹,她的丈夫是阿列克谢·亚历山德罗维奇·卡列宁。安娜追求爱情,根本不爱了无生气的官僚丈夫卡列宁,而与风流倜傥的年轻军官伏伦斯基一见钟情并和他离家出走,因此遭到上流社会的鄙弃,后与伏伦斯基出现感情危机,最终彻底绝望而卧轨自杀。另一条是外省地主列文经历种种波折终于和所爱的贵族小姐吉娣建立了幸福地家庭,以及他面临农村破产而进行的经济改革。
其实在初读这本书后,感觉似乎也就这样,无外乎一些情感的纠结,爱情的追求,悲催的家庭等。可是偶然间看到列宁对这本书的评价,“托尔斯泰在自己的作品里能提出这么多重大的问题,能达到这样大的艺术力量,使他的作品在世界文学中占了一个一流的位子。”
瞬间觉得自己还蛮肤浅的,看书的视野太狭窄,总是围绕一些情情爱爱,从情感视角去阅读一本书。而会读书的人却是以社会性的视角去阅读这些名著,在这本书里看到了19世纪俄国上流社会的虚伪、冷酷和腐朽,看到了列夫托尔斯泰思想的矛盾性,看到了很多重大的社会问题。这些书背后的思想,书内隐藏的信息,是需要我们静下心来,细细品味才能体会的到。有些书我们可以走马观花,但经典名著,一本好书还是需要沉潜其中,才会有所悟、有所感。难怪许多名家言,要多读好书,多阅读经典,将会受益无穷。在阅读时,减少浮躁,静心阅读,相信会有不同的阅读感受。
(文by纪检部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