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式感是什么?见面问声好,分开说再见,受人恩惠说谢谢,打扰别人说对不起…这些看似简单的语言,却表达着一个人的初级情商。虽然简单,可对我家小朋友来说,并非自然养成,它需要一个长期训练过程。
今天是上二年级的小朋友正式开学的日子。送他到学校门口,他下车,主动微笑着说了一句“谢谢妈妈,妈妈再见”。只为这一句啊,我训练了他一个学期。上学期开始训练的,一开始,他不肯说,一个月以后,他终于开口了,但每次都需要提醒,要么就是只说一句,要么就是忘记微笑。我提醒他,这三步,一步都不能少,微笑、说谢谢、再说再见。过了一个长长的寒假,我以为他忘了,没想到,他从我手中接过书包的时候就脱口而出了。
小朋友原本并不是一个喜欢微笑的人。还记得他出生时,一直到三个月,不知道什么原因,就一直习惯性皱着眉头。每次来家里看他的朋友都说,“这是一个思想者”,或说,“你们怎么得罪他了,为什么他总是皱着眉头?”
后来,长大一些开始上幼儿园了,见人不肯问好。他是两岁半开始上托班的,一直到四岁,怎么教,都不肯跟人打招呼。但是,我还是习惯性的见人就跟小朋友说,要说阿姨好,叔叔好,爷爷好,奶奶好…一年多以后,终于有一次,在一个楼梯间,见到一位熟悉的阿姨,他主动说了一句,“阿姨好”,把阿姨激动了很久,说,“今天听你说句阿姨好,像中了彩票一样啊。”
也许,不同的孩子是不一样的。有的孩子就是天生的情商高,有礼貌。而我家的孩子,我怀疑他就是上帝故意要考验我们耐性的。每当我气馁,耳边总想起那一句,不同的孩子就像不同的花,只是花期不同罢了,不要着急,要静待花开。
那种花期晚的孩子,虽然成长慢,但是一旦习惯养成,很容易固化。
训练仪式感,就像解数学题一样,需要分解动作,并且需要强调要点。见多了送孩子上学的情景,很多是到了校门口,把书包一拎就飞奔进去,有的还知道跟爸妈说句再见,有的就头也不回长驱直入,见到门口的保安,主动问好的非常少。见得多了,我才训练孩子,跟我分开时,必须做好微笑、说谢谢、说再见这三点。
接下来,要用这一个学期,训练他三个仪式感。一、见到门口的保安要主动微笑着问好,离开学校走出大门要主动跟保安说“叔叔再见”。因为一个人的教养,不是看他跟特定的人打交道时的表现,而是要看他对遇到的每一个人,是否都有尊重和善意。二、放学见到妈妈,要主动微笑着说“妈妈辛苦了,谢谢妈妈!”三、放学回到家,如果家里有人,要主动微笑着说“…我回来了”。
愿我的小嘉花期虽慢,却能开得长久;愿我和像我一样的妈妈们坚持浇水,用我们的爱、耐心加上仪式感训练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