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家长教育孩子常常把“考第一”、“100分”作为目的,这是典型的急功近利的应试教育。
陈省身,唯一获得数学界最高奖——“沃尔夫奖”的华人数学家(相当于数学界的诺贝尔奖),他曾给中国科大少年班题词:“不要考第一”。
中国科学院院士朱清时对陈先生的这句话理解是:“原生态的学生一般考试能得七八十分,要想得100分要下好几倍的努力,训练得非常熟练才能不出小错。要争100分,就需要浪费很多时间和资源,相当于土地要施10遍肥,最后学生的创造力都被磨灭了。
简而言之,孩子做学问,重点掌握精髓要义,不要为了考100分在细枝末节上浪费时间。
而现在的社会发展是多元的,是多层次的,分数高不是优秀的唯一标准。
与其追求100分,不如让孩子多提出一些好问题。孩子脑中一个经过深思熟虑的好问题,要好过掌握100分的知识。提问的过程也是独立思考孜孜以求的过程。
事实上,要求孩子考100分、第一名,很多时候是因为家长自己的焦虑,用大量的时间去训练孩子的应试,真正是在拿孩子的未来为自己的不安情绪买单。
往往在班级里第十名左右的人是最有才华的人,很多英雄人物、领袖人物上学的时候不是排第一,却是排在第十名左右。
所以,教育不是考第一,不是考满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