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世界,自从在某种程度上产生了“钱”的概念的后,繁华生机就未曾歇息。
金钱自古以来都是推动我们文明发展的内在------核心动力。大多数人都不太确切的理解金钱的运转方式,最牢靠的赚钱方发是找工作,用自身的劳动力去换取等价的钱。其中,若是工作岗位产生饱和,单位或企业必然会做出裁员的-------无情行为。
有钱行天下,无钱寸步难行。我们四岁开始上幼儿园,二十三、四岁大学毕业,随后顺理成章地步入社会。我们明白,在我们进入社会前一直都是在父母的庇护下成长的,那个时候,我们眼中大概只有手中的游戏,烦人的作业、幸福的恋爱、还有未完成的兴趣任务。小时候我们天真无邪,只伸手寻父母要钱,受着父母背后的辛苦工作、压力与病痛。现在我们已成年,应当的,必须明白金钱在社会上的重要性了。
我们大都打过暑假工,这是一种社会实践,无非是进工厂当工人、做餐厅服务员、做超市销售员、收银员,在下第一次进工厂打暑假工,那儿又苦又累,第一次上夜班的我心态不禁崩溃,手上拿着老板的赚钱工具似机器般的工作起来,12小时的晚班实在是让我这个稚嫩的身子招架不住,下班后,我载着昏睡的灵魂行走在初日的街上,毫无头绪。我恨中介没有信守诺言,随后与伙伴吃碗面就合伙撒腿走人了。我这才知晓读书莫过于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事情,没文化、没技术的只能被社会榨干。
没有技术含量的工作是拿不到高工资的,高工资的行业是由行业在市场上的需求量与稀缺所导致的。简单讲,是什么有用就学什么。有用即有需求量,学有用的即学有用的相关知识与技术。人只要有了有需求量的某方面的相关知识与技术,这个人就可以捞到广大市场上有需求量领域里流动资产中的资金,其资金量完全由这个人对这一领域相关知识与技术的掌控度所决定,即由此人看事物的角度所决定。当然,这个资金量是相当可观的,与拥有资金量的人的个人能力有着显著的直接体现。
这儿,我们又要回到今天的问题上来,即我们所处的角度在何处?我们这个角度能够看到什么?角度是由我们对这个世界的认识所决定的,认识这个世界更多,所站的角度就更高,所看到的也就更多,看得也更远。也就是讲,角度即认知,认知就是对事物规律的理解与参透,认知的越多,我们明白得也越多,明白不是简单地知道几个道理,而是怎样生存的大问题,怎样解决问题,面对问题的一种能力。
我们所接受的教育是标准化教育,接受标准化教育的人最终大概率只能进入标准化的行业中去,如医生、老师、工人、服务员、警察、司机等等。所以我们现在的认知大概率只有课程中的各种专业知识,这种各种专业知识统称社会工具,工具是五花八门的,人是终生学习不完的。现在的我们便是未来维护社会正常运转使用工具的“工具”。
现在,我们脑中大概率只有几个专业知识且一直处于被动接受知识而几乎从未创造的一种状态,这无疑在客观规律上让我们在未来必然处于维护社会正常运转的工具的地位。
进入社会后,我们面对的第一个基本问题——生存,生存又分为四个方面:
第一位——吃:吃糟粨人无精力,若要有精力需吃精品食粮。
第二位——住:睡眠是工作的能量,是生命的基本需求之一。
第三行——行:出行是临时租用车辆最简单的方式
第四位——穿:外表的服饰代表个人的经济能力与社会地位。
人只有满足生存的四个基本需求且还有剩余才能称作——生活。其中有还必须考虑和应对身体疾病发生的风险所需要的费用以及失业后找到工作期间手中的资产剩余能够让你怎样生存且能够生存多久等等的问题。
是不是想着就很可怕,故此,我们又回到今天的问题上来,我们能够看多远,我们是否有应对未知和已知问题的某种能力?我们怎样拥有这样的能力?有哪些途径可以获得?要多久才能具备这样的能力?
或许能力不是世界上最重要的,重要的是个人头脑中对世界的整体认知,能力只是解决问题的必要手段,认知才是具备某种能力的关键,即认知〉能力。
故此,人只有具备某种高超的认知,才有能力或有资格拨动运行世界的齿轮,金钱在绝大部分上推动了世界的发展,从金钱不能的方面讲,金钱还是低于生命的,钱只是你为他人服务的一种“附带交换物”,钞票就是附带交换物的直观表现,即“失之即得,得之即失”。利令智昏之人,实属蛇鼠之辈。
几乎人人都有发展梦,可惜这个梦大多数人都无法实现,记住发财是没有捷径可走的,发财的人都是找到或处于金钱流动的裂缝,从裂缝中“顺手牵羊”赚得盘满钵满。
钱财的重要性—金钱与现实的关系
大家可要明白钱财才是自己思维与现实沟通的必要工具。现在的社会发展飞速,钱财已经实现了虚拟化间接或直接的取代了真实的货币。
无论是国家还是个人若想在这个世界做出一点点改变就必须有背后的推动力——金钱的运转所支撑。近几年来,国家打击贪污罪犯,实行“一带一路”,或是邓小平时期实行的“改革开放”,其目的都是为了促进国家的经济发展,更有现在的人们都讲究理财,不都是为了使自身的经济增值吗?
社会上的人来来往往,努力工作,努力提供自身的劳动价值全然是为了自己而活着,大部分人根本没有为别人而工作的伟大意愿,而那些看似为别人而努力工作的人都是为了自身生活更好而努力。
人一旦进入社会就会被社会种种力量所打压,社会是千奇百怪的,是表面风光的,绝大部分人都是不善的,除了自己的父母和亲人。
我们先讲讲那些社会底层上的人,他们都会由于自身的种种缘故,(这种缘故有很多种,大概就是他们的出身、他们的命运)而走上属于他们自己的那一条路,并且一旦走上这样的路,他们大概再也不会有任何发展前途了,他们忍受着现在的生活,他们四处漂泊、不停劳作、一直盼望有出头之日的那一天,休息时大概就会用烟酒、美色、虚拟快乐来麻醉自己的精神,或是与朋友闲谈解放长久以来的压抑与痛苦,并在这样的情况下不断地重复循环,几乎没有人会在乎他们的感受,没有人愿意去帮助他们,这就是真正的社会现实。
人一旦进入社会,就会被社会总力量所打压,有钱人总是擦着法律的边缘行走,不断地试探或是寻找弱势群体并剥削他们的利益,让其处于超前消费,忍受资本力量。然而,任何超前消费的理念都是由于自己的贫困承受不住这样的压力以至于让他们感到这个世界的不公平。
因此啊,请保留手中的资产,手中的资产是讲话的底气,是干事的依据与凭证,是获取爱情的“快捷键”,是“为所欲为”的魔法石。
父母的努力是整个家庭得以完整的伟大力量,父母这样的大树也会有衰败倒下的那一天,我们迟早承接他们这一代人的使命的,但我更不希望承担和父母一样的阶级使命,而是让整个家族更新换代,实现我们这一阶级上的跳跃,变好才是文明发展的真正目的,大到世界,小到个人。
前面已经讲到,人的财富是由个人对世界的认知所决定的,认知是人的学识与人生经历的总和。为什么资本家总是可以预见未知事物,总是可以操纵整个市场、总是可以解决各种各样的问题,总是能够弯道超车竞争对手,不都是有个能够清晰地认知世界的聪明脑袋吗?
富人住的是穷人一辈子都难以想到的大豪宅、别墅,开的是上千万的豪车,拥有大量的人脉和市场股份。为什么富人那么有钱?你去看一看富人的模样就知道了,曾国藩有一句话叫“富贵看精神”,这精神是由内而外散发的,是不能故作的,有精神,即有精气神,精气神藏在心中、意念中,表现在眼神、行为上,他们两眼焕光,声音洪亮,动作敏捷,头脑聪明,思维清晰,有胆量,不怕事。这样的人自然会招来好运,富贵荣华只是时机上的问题。
反观穷人,其实穷人并不是资产上的贫乏,而是欠缺金钱思维,不是说他们不够节约,节约也并不能够解决财富问题,节约也并不是人生的长久之策,节约在某种程度上断绝了他们的前途。以至于让他们处于衣着朴素、勤俭节约、终身劳碌的地位。
但于我对这个世界的认知,富贵与贫穷或许是命运上的问题。但无论怎样讲,我想人在某种程度上是可以主宰自己命运的,正如曾国藩所说,“七分尽人事,三分看天命” 2022年3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