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成长》共读 作者:粥左罗
什么是人才?人才不是有苦劳的人,而是有功劳的人。前者比较注重“我做了多少事情”,后者更着重“我拿到多少结果”。所以,人才就是能交付结果的人。
你是更关注我今天上午打了100个销售电话,还是更关注我今天谈成了几家客户,实现多少销售额?你是更关注我每天写作5小时,阅读2小时还是更关注我这个月写作水平提升了多少?我这个月读书、学习的成果是什么?
如果你更关注前者,那么你在做这些事时越高效就会越懒惰。你不关心真正的目标,最终只不过是自我感动。
职场上,努力的人大有人在,但能做出成绩的人不多。实际上,拿不到结果的高效,是最大的懒惰。
每个人下班时都可以问自己一句:我在公司待了一整天、10小时甚至12小时,我都达成了什么目标?拿到了什么结果?
每个公司都不会因为一个员工工作时间长、工作量大给他高工资,一定是因为他拿到了更多结果才给他高工资。所以,我们要为过程奋斗,为结果买单。
人的成长也是如此,不要自我感动,不要自我安慰。很多人不敢直面结果,因为拿结果是最难的。但自己是否获得了成长是骗不了别人的。
在工作中,你要学会区分手段和目标。比如做竞品分析只是手段,你要拿到的结果是通过分析竞品做出更好的产品或方案;通知大家开会,不是把通知发出去就完事了,你要确认哪些人能参加、哪些人不能参加;让你请客户吃饭,不是吃完饭就完事了,真正要的结果是把问题解决了……
成长中也是如此,很多人会把手段当成目标。比如有人给自己设定“今晚10点到12点,一定要读完这40页书”,在那两个小时里,他的行为导向就是“读完”。如果他发现一个半小时了才读了20页,那么在接下来的半个小时里,他就会人为加速,根本不管阅读的效果,“在半小时内读完剩下的20页”成了行为重点。这不是跑偏了吗?他真正的目标,应该是“阅读一吸收一成长”,而非“读完”。
要记住,不以行动结束为目标,以拿到结果为终点。拿学习一门课为例,认真听、边听边思考是很好。但是如果你听完一遍后没学好,这次学习就不应该结束,你应该以拿到结果作为这次学习的终点。反复看反复听,直到领会它的髓并能将之用于实践。
不仅学习如此,做任何事都是如此。希望从今天开始,我们都告别自我感动,停止盲目行动,做一个能盯着结果行动、拿着结果交付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