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走中和之道,不偏激,能包容。经世之学并非只要具备实用性,便能很好地实施并取得效果。许多经世之策折戟于其过于偏激,有执拗狭隘和泥古不化之嫌疑,导致背离社会人心,功亏一篑。如王安石变法,其施政措施不可谓不周详,初衷不可谓不善,决心不可谓不大,但其中不乏诸多想当然之理想主义和偏执做法。青苗法在小范围试验之后便贸然推广全国,遇到与新法龃龉之实际情况,便强行之,激起民怨,然仍不转圜,王安石也因此得“拗相公”名号,对于苏轼、司马光等人的劝说皆置之不理,终致众叛亲离。提倡“实学”之颜元,也颇为自负其经世之才,曾言:“如天不废余,将以七字富天下:垦荒、均田、兴水利。以六字强天下:人皆兵,官皆将。以九字安天下:举人才、正大经、兴礼乐。”细看之,充满了复古和军事专制的味道,且顔元更是提出恢复宫刑,消灭佛教的主张,其严酷与霸道,令人不寒而栗。其言论意气,与后来维新变法中的康有为,有异曲同工之妙。康氏曾作愤激之语,公开向荣禄挑衅:“杀二三品以上阻挠新法大臣一二人,则新法行矣。”且不论其是否有此实力,单论此偏激性情,若得以推行新政,恐怕也未必有其希冀之效果。真正能经世之学问与经世之才,必有包容之大气象,政宽而和,刚柔并济,能最大程度容异己甚至能化异己为用,而不是四处树敌,不能容人。老子言:“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
(待续)
附:作者介绍
雪漠,原名陈开红,甘肃凉州人。国家一级作家,甘肃省作家协会副主席,文化学者,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文学翻译与跨文化研究中心首席专家,复旦大学肿瘤研究所“人文导师”。曾获“甘肃省优秀专家”“甘肃省领军人才”“甘肃省德艺双馨文艺家”“甘肃省拔尖创新人才”“2015年中国品牌文化十大人物”等称号。著有长篇小说:《野狐岭》《深夜的蚕豆声》《凉州词》《爱不落下》“大漠三部曲”(《大漠祭》《猎原》《白虎关》)、“灵魂三部曲”(《西夏咒》《西夏的苍狼》《无死的金刚心》);诗集:《拜月的狐儿》;文化著作:《一个人的西部》《大师的秘密》(8卷)、《佛陀的智慧》(3卷)、“光明大手印”系列(10本)、“雪漠心学大系”《文化传播学实践教程》《雪漠心学概论》《雪漠智慧课程》等;文化游记:《匈奴的子孙》《堂吉诃德在北美》《山神的箭堆》《带你去远方》。作品入选《中国文学年鉴》和《中国新文学大系》;荣获“第三届冯牧文学奖”“第六届上海长中篇小说优秀作品大奖”、2004年度“中国作家大红鹰文学奖”“第二届中国作家鄂尔多斯文学奖”等奖项,连续六次获甘肃省委省政府颁发的“敦煌文艺奖”,连续三次获甘肃省文联和甘肃省作协颁发的“黄河文学奖”;入围“第五届国家图书奖”,三次入围“茅盾文学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