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细分类 高效治理”构建公务员 管理新格局

公务员分类管理是提高公务员管理精细化、科学化水平的重要举措。公务员分类管理旨在通过实施专业技术类、行政执法类公务员和聘任人员管理制度,改变传统的统一管理模式,以适应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多元化和专业化需求。这一改革措施的提出,反映了国家对公务员队伍管理的新要求,旨在提高公务员管理的科学化水平和管理效能,促进公务员队伍的长足发展。

精准定位,明确职责。“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公务员作为国家的“器”,其分类管理的首要任务就是精准定位,明确各自的职责。要着眼高素质队伍建设需要,加强职位需求分析研判,科学合理设置公开招录岗位学历、专业资格等条件,努力选好人、聚良才,激发公务员队伍“一池春水”,切实将各类优秀人才吸收到公务员管理队伍,促进新老公务员平稳交替,使得全县公务员队伍知识、年龄、结构、学历等进一步优化。

分类培养,提升能力。“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在公务员队伍中,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必须自觉把公务员队伍建设放到大局大势中来科学审视、精准定位、统筹谋划,准确把握公务员工作职责使命、理念方法和实践要求,奋力开创新时代公务员工作新局面。要打通专业技术类公务员与社会同类人才机会均等、人尽其才的管理衔接最后一公里,注重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科学设置专业技术类公务员职位,发挥党管干部和党管人才相结合的制度优势,把各方面人才集聚到党和人民的事业中来。

激励约束,优化管理。“赏罚分明,则勇士尽其力。”在公务员分类管理中,激励与约束机制同样不可或缺。要充分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对年度考核基本称职及以下等次公务员,结合干部回访等工作,及时谈话提醒、批评教育。对年度考核优秀公务员,在选拔任用、职级晋升、评优评先中优先考虑的同时,落实考核激励政策,及时给予嘉奖或记三等功。始终把选好人、用对人作为最有效、最直接的激励方式,着力在关键岗位、基层一线、急难险重任务中发现优秀干部,始终做到以关键事考准关键人。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