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意义是什么,答案众说纷纭。
有人说要看他留下了什么。
有人认为要看他的信仰。
有人说用爱来评价。
还有人说人生根本没有意义。
我觉得可以从那些以你为镜的人身上,
看到你自己人生的意义。
而我所肯定的就是,
无论你如何度量,
爱德华在这世上活的最后日子,
比大部分人穷其一生的日子还充实。
我知道当他去世时他的双眼是闭上的,
而他的心灵却是敞开的。
--遗愿清单
【1】
今年四月回了趟老家。
村里一位同姓的亲戚,我叫小婶婶,七十多岁,久病不愈。
母亲陪我一起去探望时,她背对着门,坐在椅子上,我进门时,她没有感觉到。
我叫了两声"婶婶",她转过头看看我,多少年未见,她还记得我,唤我"小花,你来了。"
她颤悠悠回到自己的房间,伸出浮肿的脚给我看,说自己活不了多久了,快要死了……声音里尽是哀伤,我无言以对,只是搀扶着她,无声地看着她。
离开后,母亲说婶婶发病时,强烈要求她的孩子送她去医院,不肯一个人呆在家里,垂垂老矣也依然害怕死亡。
我问马上也是七十岁的母亲,妈,你怕死吗?
母亲说,怕啊……好死不如赖活啊。
过后没多久,小婶婶就走了。
死亡,这是一个我们都想逃避却又避无可避的话题。每个人都知道,每个人都见过,每个人都不愿触碰,认为死亡沉重、隐晦、甚至不吉利。
孔子说,不知生,焉知死。
这句话反过来,一样具有哲学意义,不知死,焉知生呢?
【2】
电影《遗愿清单》里,卡特是一位知识渊博,在一个岗位坚持了45年的机械师。
作为一个黑人父亲,为了让孩子有安定和美好的生活,在同一个地方一呆便是45年,不曾想过,此生还有没有遗憾。
重复的机械生活,成为生命中一种正常的惯性。
然而,病来如山倒,当癌症来袭,死亡正面来访,活着的日子变成了屈指可数,抛开家庭的责任、孩子、妻子,面对自己的内心,去写自己的遗愿清单时,才发现此生自己还有那么多的未尽事宜。
爱德华,顶级的富商,可与皇室用餐冾谈。
一生咤叱风云,自命不凡。
刚入病房,对病友卡特充满了鄙夷与不屑。
你痛的,你挣扎的,你拒绝的,我都体会过。
在病痛与死亡面前,人人平等,于是陌生的俩人之间,就有了一种深深的懂得。
卡特与爱德华成了患难之交。
爱德华看到卡特的遗愿清单,认为太逊了,于是把自己的遗愿也写上去。
并决定让遗愿不只是停留在清单上,而是用有限的时间,去实现,去执行。
一生中规中矩的卡特目瞪口呆。
爱德华说:"你觉得我们现在还能做什么?我回去之后无所事事,整天听着别人谈论什么融资、债务的问题。在那里假装关心我的遗产分配。
你回家去经历死亡的洗礼。
每个人都围在你身旁,看着你死去,然后你试着去安慰他们,这就是你想要的吗?在怜悯和悲痛中窒息。"
图片发自简书App
一语惊醒梦中人。
于是俩人一起去跳伞、飚车、周游世界。
在高空中看到孤独与荒凉,在圣山面前看到䖍诚与信仰,在繁华中看到生命的激情与暗潮踊动……
回来后不久,卡特就死了,然而此生已无遗愿了,生而无憾,死亦不惧。他走得很安祥。
"人的一辈子结束时,在上帝面前会被问两个问题,如果两个问题你的答案都是是,那么你就可以上天堂。第一个问题是:你快乐吗?第二个问题是:你让别人快乐了吗?"
爱德华,在生命最后的时光里,让自己快乐了,也让别人快乐了,上帝的两个问题完美交卷,最终俩人在雪山之颠长眠。
看完这个电影,我一直在问自己,假如我的生命也只剩半年的时间,我最想做什么?
我的清单上又会有多少未尽事宜?
我能不能在有限的光阴里,完成清单上的未尽事宜呢?
【3】
想到蒋勋先生在《美,看不见的竞争力》主题演讲中,说起有一年台中地区有个地方,风铃花开得格外娇艳动人,那种极尽疯狂的美,无法言喻却动人心魄。
人们以为风铃花疯了,其实是因为凤铃花感知到天气变化异常,它们活不了多久了,所以趁着有限的时间,拼命地绽放。
有人说生命也不过是一场花开。
生命中若还有永远,就是花开在眼前,花开绽放的那一瞬间。
我们的生命要美要绽放,也是要有危机的。
这个危机,不正是我们避之不及的死亡吗?
而太多时候我们不愿正视死亡,不知死就不知生,于是就把生活过成了,活着的时候好像不会死,死的时候好像不曾活过。
台湾文案天后李欣频,常说要把活着的每一天都当成最后一天来活,每日清零每日重生,才能把自己的生命活成千金不换。于是她就有了多重身份,作家、影评人、老师、旅行家、创意广告人、美食家,生命有了不同的版本。
我可以在余生,活出自己生命的别样精彩吗?
你可以在余生活出自己的独一无二吗?
时间无涯,生命有涯。
人生是条单行道,从生下来就是奔赴死亡而去,正视死亡,不要逃避,然后用剩余不多的时间,去燃烧整个生命。
让生命这场花开,极尽绚烂,而且无怨无悔。
让自己快乐,让别人快乐,正如敞开心灵的爱德华。
图片发自简书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