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外公的小店旁来了一只小猫,出于好心和可以帮忙抓老鼠的心态,家里人把他养下了。猫养了三个多月,就因为误食老鼠药去世了。我算是一个比较感性的人,三个月蛮短可还是放不下,包括年纪小第一次面对生死离别,哭了三天把眼镜哭肿了。在得知猫不行了后大吼,瘫在店门口哭得特别厉害。然而家里人都说猫而已,何必呢,这些东西不必如此挂念着,还责备我干什么为了一只猫哭哭啼啼。
这是第一次。
2017年,同样是外公的小店,门前听到猫叫的很凄惨,外公就喂了一碗牛奶(当时猫还是只能吃奶),后来猫就黏着外公不肯走了,也可能是出于补偿我的心态,就把猫收留下来了。因为是幼猫,加上这只猫性格比较活泼,我大概是差不多忘了16年的那些破事。但事与愿违,猫在养了差不多一年后,因为车祸又离开了。他被发现压在马路上是我发现的,当时站的很远,我对母亲说那个是不是我的猫,一行人都说没有啦只是块烂布,可感觉告诉我那就是我的猫,而且那一刻他已经死了。事实如此,当外公把他从马路抱回来的时候,我没敢看上一眼。那个晚上我特别安静,尽管家人们的口径和一年前一模一样,我在店外面的公园坐了很久很久,没有像那时一样了,就是什么都不想说了而已。
猫走了,两只都是,我看不下去他们被丢弃在垃圾场,都是我自己提着个铲子在河堤上挖了几个小时埋下去的。
一共两次。
想起电影《狗十三》里李玩的狗爱因斯坦走丢的第一次,李玩拼命去找狗甚至推了家里老人,到后来万念俱灰见到狗在别人家也无动于衷了,可讽刺的是,在她家里人后来还把另一只找来代替的狗送走了。最后李玩再也没有闹着要养狗怎么了,安静得让人心疼。
我爱豆说过的一句话“我们都没有错,只是这个时代错了”,我们可以感受到这个时代一种无形的压力,深深的无力感。
有时候我会思考,在这个社会上生活着的意义是什么。家里人的想法并不是他们的错,只是在我眼里对某些事冷静得出奇罢了。鲁迅先生弃医从文,为的就是敲醒人们的思想,那时是封建的旧时代,可现在呢?
人们循规蹈矩按部就班的从小时候开始努力学习,目的是考个好大学,将来有一份好工作。大学毕业后,全家人围着孩子转,找工作,相亲,买车买房子。仿佛所有人都只为了一件事在折腾。可留给我们的是什么,时代纸醉金迷,在物质上的不断满足,爱情里的委曲求全。
时代赋予我们太多的负罪感。
我们拿什么来生活,不过是生存罢了。
这只是前几天看完了太宰治的《人间失格》,一些微小的感受而已。
还是我爱豆的一句话“愿你心中的炽热在妥协后还未死去”。
嗯,我也希望整个苍穹都是你的。
我还在等,等你,等你们,等社会的遥遥无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