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终此一生,就是要摆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
莉迪亚短暂的一生中,不曾自己做过自己的主,自从丢弃了那本《贝蒂克罗克烹饪书》,她便从此为父母而活:她要面对生涩难懂的物理生物书,还要在妈妈面前表现出自己的兴趣与天赋;她要装成一个社交达人,在爸爸面前展现自己的活泼健谈。她就像一个假笑的木偶娃娃,父母将自己未实现的期待与梦想倾注于她,而莉迪亚只能作为实现父母愿望的载体,有泪,有痛,但只能不怨,不悲。世界上太多太多的人正如莉迪亚一般,在世俗的眼光中活着:我们所秉持的价值观,我们所做出的人生选择,我们的生活走向,都应该与时代的趋势、父母愿景相符,不可稍加逾矩。我们大多数人,或多或少不能真正做到心之所往,听从我心,无问西东。《无声告白》告诉我们,要摆脱他人的期待,忠于本心,不彷徨,不拘谨,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即可。
人生需要勇气,我们应冲破桎梏,冲破固有的期待与观念,追寻自己真正向往的生活。可在当今的时代,”做自己喜欢的事“真的太奢侈了。我们每个人都是处于社会这个大熔炉中的一员,为了扎根生存,我们需要遵循它的规则,信仰它的价值观念。很多时候,”做自己喜欢的事“,我们依仗的是自己的天赋,是纯粹的热爱,但当把它作为一生的事业去奋斗时,它不一定能让我们拥有很多立足于世的筹码。诗与远方的前提是柴米油盐酱醋茶的温饱,赏得一落叶,一菩提,静待天边云卷云舒的闲情雅致是能不为一蔬一饭、一针一线发愁。喜爱可藏存于心,但这份喜爱在与现实直击时往往是脆弱渺小的。
《奇葩说》里蔡康永讲过一句话,当把喜爱之事当作职业时,我们会发现其中的枯燥,阴暗,而当发现自己原本最爱的东西变得苍白无力时,人会越发感到悲哀痛苦。兴趣应是人心中小小桃花源,我们所有的纯粹,真心,真情,应用于经营自己小小的天地。我爱文字,爱阅读,爱看电影,但很多时候我也只能放弃对于文字的执念,与其挣扎着在文字中摸索未知的路,不如坚持一份有保障的职业,小心维系心中这一方小小天地,还能保有那一点点情怀与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