嫂子问我,有什么记住单词的方法。小升初的侄子的英语单词量有点让她惆怅。想起了卖油翁的一句话:“无它,但手熟尔”。
如果双语环境中成长,语言学习可以是一个自然低消耗的pick up过程。但对大部分人而言,学习英文是一个脑子中install新系统的过程。学了小半辈子英文的我,也仍在系统兼容和升级中。
个人认为,有几条规律对于系统升级还是有帮助的:
1,语言是认知的一部分,语境学习很重要
海伦凯勒描述到当她无论如何都学不会water一词时,她的老师把她的一只手放到溪水中,在另一只手写下water。她终于知道了凉凉的流过手的叫做water。读到这段挺感动的,如今的教育已经很少有这样的耐心了。学习是一种认知,是和其他事物建立链接的过程。如果不知道单词代表的含义,那个单词就像没有根基的树,一会就从脑子中消失了。所以语境下的学习很重要,有环境的辅助就更有帮助。
2,大脑回路构建需要时间,循序渐进
每当我们拿到一本单词书的时候,总有豪情壮志要在多久内学完。但往往不到半个月就放弃了。每个习惯代表的脑回路的构建需要时间,而且是从细到粗的过程,在过程中很脆弱,但形成惯性后会让学习变得轻松些。所以目标要小,但必须可持续,像一颗种子慢慢发芽。推荐一本书《微习惯》,小到不可能失败的习惯养成法。英语学习也是如此,宁可每天5个单词,一年也有1500+,同时增长的还有兴趣和信心,因为负担小,消耗少。
3,尊重记忆曲线,反复记忆
记忆曲线显示我们大部分人对于新知识,第二天会损失约40%记忆,一个星期后约80%。所以反复记忆很重要。一般而言,第二天的及时复习和一周的盘点能很好的巩固住所学知识。
总结:多花点时间去建立和知识的链接,感受所学单词代表什么;少立大flag,理性制定目标,但须坚持不懈;制定有节奏的复习和回顾,管理好学习的进度。“无它,但手熟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