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刘长志
问“道心”“人心”。
先生曰:“‘率性之谓道’,便是‘道心’。但着些人的意思在,便是‘人心’。‘道心’本是无声无臭,故曰‘微’。依着‘人心’行去,便有许多不安稳处,故曰‘惟危’。”
有人问阳明先生,“道心”和“人心”该怎么理解?
人心和道心出处是十六字心法:“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人心和道心只是一个心的两种状态,一种是没有私欲的道心状态,一种是有私欲的人心状态,人心得其正者即道心,道心之失其正者即人心。心没有两个,只是心的不同状态切换而已。心体上没有攀附贪嗔好恶的状态,就是道心;有贪嗔好恶攀附的状态,就是人心。心在同一个时刻,只能是存在一种状态,不可能两种状态共存。
阳明先生回答说,“率性之谓道”就是“道心”。但是一旦掺杂了人的私欲,就是“人心”了。道心本来是无声无味的,所以说“微”。依着人心去做,就会有许多不安稳之处,所以说“惟危”。
“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载于《尚书·大禹谟》。这十六个字是儒学乃至中国文化传统中著名的“十六字心传”。
“人心惟危,道心惟微”的本义不是人心危险,道心微弱,这么解释的人,是没有真正实修过的人,还不知“心”为何物,只是从自己的想当然来理解。
“二者杂于方寸之间,而不知所以治之,则危者愈危,微者愈微,而天理之公卒无以胜夫人欲之私矣”(朱熹《中庸章句序》,语意:人心和道心混杂于心这个方寸之地,若不知如何治理,就会使危险的越加危险,隐微的愈加隐微难以呈现,天理也就永远无法战胜人欲了。)
荀子在《解蔽第二十一》对“人心惟危,道心惟微”解析的比较清楚,个人认为,也是最贴近原意的。原文“昔者舜之治天下也,不以事诏而万物成。处一危之,其荣满侧,养一之微,荣矣而未知。故《道经》曰:“人心之危,道心之微”。危微之几,惟明君子而后能知之。故人心譬如槃水,正错而勿动,则湛浊在下,而清明在上,则足以见须眉而察理矣。微风过之,湛浊动乎下,清明乱于上,则不可以得大形之正也。心亦如是矣。”
舜治天下之道是循理的结果,循理而行才达到了“不以事诏而万物成”的境界。
“处一之危,其荣满侧;养一之微,荣矣而未知。”意思是坚守“一”随时保持戒惧,这样别人看到的自然就是“仁义礼智”的彰显,被赞誉包围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存养“一”的精微之处,“道”的水平自然精进,当“虚一而静”达到了精微之处的修为,个人的显荣、声誉、德行就会在自己不知不觉,别人也不知不觉的时候自然养成,进入“荣”的境界。
对于未得道而求道的人来说,“心”尚处于清浊混杂的状态,就像一盆水,上面有水,下面有泥土,保持稳定不动,水自然开始沉淀澄清,随着时间的推移,分层就会很清晰(“正错而勿动,則湛浊在下,而清明在上,则足以见须眉而察理矣”)。但经不起晃动,哪怕是很微小的扰动,都会让水重新浑浊起来(“微风过之,湛浊动乎下,清明乱于上,则不可以得大形之正也”)。所以必须“导之以理,养之以清,物莫之倾”(所以要存养本心,用天理把心导正,随着不断的“集义”存养,清明之气自然就会培养起来,不再受外物的干扰了)。
从实修的角度来说,“人心惟危”说的是基于“私欲”的扰动是无时无刻都存在的,必须保持戒慎恐惧,时时慎独。“道心惟微”说的是“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清明内景”的提高是基于对“道心”的精微之处的洞悉和把握。
心性功夫必须实修,不能触摸心体,不能对气机流行洞悉,是永远无法真正入门的。道听途说的结果,只是个什么笑话。苏轼在《日喻》一文中用生动形象的比喻说明了这个道理。一个天生失明的人不认识太阳,向有眼睛的人求教,有人告诉他“日之状如铜盘”,他“扣盘而得其声,他日闻钟,以为日也”。又有人告诉他“日之光如烛”,他“扪烛而得其形,他日揣籥,以为日也”。他为什么会犯这种可笑的错误呢?因为局限于生理状况,他不可能自己认识太阳,只好求助于人,而别人随便怎样告诉他,他也是无法真正理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