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家长朋友们,有没有带自家的小朋友读过《我讨厌妈妈》这本绘本?
乍一听这个绘本的名字,很多家长会不会望而却步?或者,觉得这本个绘本太消极了?
讨厌妈妈诶,别把孩子引导坏了!
家长朋友们不要过多担心,其实这本绘本的内容非常温馨,读完让你忍俊不禁。你会大呼:这不就是平时我跟孩子的互动方式吗!
在孩子的眼中,妈妈自己总是喜欢玩手机,却不让他玩游戏;有时候妈妈爱唠叨他,还总没完没了;妈妈动不动就喜欢发脾气;还有,老是催他快点快点快点,自己有时候却磨叽.....
以上的种种行为,都让孩子在心底拿个小本本,给妈妈记着呢。只是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较弱,所以当妈妈再次催促他或发脾气的时候,他们不会很好地表达自己,但内心的感受可是强烈着呢。
《我讨厌妈妈》这本绘本,作者叫酒井驹子,是日本知名的绘本作家和插画师。她的绘本作品常常从自己的童年印象出发,栩栩如生地呈现出儿童的经验与情绪。
2003年,酒井驹子已经被日本读者共同投票,推选为最受欢迎插画家第二名,她的作品更是高居最受欢迎绘本的首位。
《我讨厌妈妈》,主要讲了礼拜天早上,小兔子醒来后看到妈妈还在睡懒觉,于是对妈妈各种不满:早上睡懒觉不给他做早饭、自己看电视剧不给他看动画片、乱发脾气、总是催他快点快点的、还不帮他洗袜子......
最让小兔子受不了的是,妈妈竟然不跟他结婚,无论他长得多大!小兔子气得要离家出走,但没过一分钟,又回来了!他还是太爱妈妈,也离不开妈妈对他的爱!
从这个故事里,我们可以收获三个重要信息:
第一个,小兔子长大了,妈妈不要焦虑。
小兔子最后因为想到无论他以后长到多大,妈妈都不能跟他结婚,他才气鼓鼓地准备“离家出走”。现实中很多家长听到孩子在三四岁时候说,长大后要跟妈妈或爸爸结婚,会觉得是孩子太早熟,就会焦虑甚至慌慌张张,其实这是孩子成长必经的阶段,就是“婚姻敏感期”。
在此阶段,孩子会表现出想跟爸爸妈妈结婚,对幼儿园的异性小伙伴有好感,喜欢玩过家家等,但爸爸家长不必害怕和担心。
只要在这个过程中,爸爸妈妈能够以平和的心态面对孩子,不要过分指责,当然也不要老拿这样的事情开玩笑,孩子都会平稳度过这个阶段的。而且长大后,跟异性交往孩子也会很自信的!
第二个,妈妈很爱小兔子,累并快乐着。
兔妈妈的确很爱自己的孩子。你看,她就是星期天早上才能睡一下懒觉而已,我们可以推想她平时是何等的辛苦。妈妈枕头下的闹钟透露了一个小秘密:整个故事的时间不过才只有二十多分钟。最后一页,画面上挂着小兔子的三双袜子,一定是妈妈听到了小兔子的抱怨,醒来之后干的家务活。
孩子有时也会抱怨我们,甚至顶嘴,觉得爸爸妈妈怎么说到做不到,却总是在要求孩子。其实爸爸妈妈都在努力工作、努力赚钱,只要有一点时间,他们就愿意陪着孩子。爸爸妈妈一定是不愿意错过自己孩子成长的每一个瞬间的。
只是爸爸妈妈不是超人,而是人,是人就会累。可能在孩子的眼里,尤其是越小的孩子,爸爸妈妈就是超人,是他们的超人。有句话形容妈妈“女子本弱为母则刚”,为了孩子,即使再苦再累,妈妈也一定全力以赴!
第三个,小兔子虽然讨厌妈妈,但他更爱妈妈。
小兔子其实很爱妈妈,他想离家出走,其实是想到对妈妈不满的地方,忍不住了,想要让妈妈关注一下自己而已,并不是真的想离开妈妈。
有时候,孩子也像绘本中的小兔子一样,既有点讨厌妈妈,又忍不住爱妈妈,希望妈妈每天陪在自己身边,——陪他们玩、陪他们闹、陪他们画画和听故事。
你看,小兔子就是傲娇了一小会儿,又假装忘了带东西回来拿,顺便问了句妈妈“再次见到我,妈妈高兴吗?”妈妈回答说:“当然高兴啦!”然后小兔子就撒娇地跑到妈妈的怀里了。他是那么爱妈妈,怎么舍得离开妈妈,怎么舍得离家出走而让妈妈担心难过呢?我们的孩子何尝不是这样。
所以,我们跟孩子之间也是需要互相理解和互相尊重的。理解对方的需要,尊重对方的心思。下面给自己的宝贝读一下这个故事吧:
《我讨厌妈妈》
有时我觉得妈妈...... 好讨厌!
哼,她呀,就喜欢睡懒觉!星期天的早上睡呀,睡呀,睡!睡也睡不醒,睡也睡不醒!我肚子都饿了啦!
就知道自己看电视剧,不让我看动画片!
说生气就生气......
快点、快点 就知道催我快点、快点,可她自己却慢吞吞的!
还有,来幼儿园接我总是迟到,还忘记洗衣服,我今天穿的袜子 就是昨天穿过的那双!
还有......
还有还有还有还有
还说,不能跟我结婚!说就是,等我长大了,也没有办法跟我结婚!
说就是等我长得再大、再大、再大,也没有办法,跟我结婚。可是我 只想 跟妈妈结婚呀!所以,我讨厌妈妈,我不要这样的妈妈了!我要走了,一个人! 走得远远的,走得远远的!
“再见了,妈妈!”
砰!
“咦~,怎么啦,忘了什么东西吗?”
“嗯,忘了拿球,我要带走的。
对了,妈妈......”
“什么?”
“又见到我,妈妈高兴吗?”
“当然高兴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