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名男生,高三时的成绩在10000人里面排名9000多名。改善读书方法后,他以全日本第4名的好成绩,考进东京大学。
他就是西冈一诚,现在东京大学读大三。为了帮助更多人科学地读书,他写出了这本《高分读书法》,将自己的经验倾囊相授。
上海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郑桂华评价此书说:
“书名叫《高分读书法》,其实并没有那么功利。无论是学生还是成年人,我们都需要读更多的好书,学习更多的知识,形成良好的思考力和读解力,这样才能洞察外物、反思自己,生活更有品质,生命更有质量。这就是高分的寓意所在,也是作者的立意所在。”
东京大学的学生在做阅读理解题目时,都是先看下面的问题,再看文章,带着问题和线索去阅读。也就是说,在大概了解文章想要表达什么的前提下,才去阅读。
一本书动不动就几十万字,好像一座深不可测的森林,巨大的信息量会让我们“迷路”。有了线索,就像在进入森林前点起火把,让我们看清前方的道路。
怎样寻找线索呢?可以试试装帧阅读法和假设阅读法。
01 装帧阅读法,以小见大
“装帧阅读法”是指从书的装帧,也就是书名、封面、封底、腰封、作者简介等地方获取充分的信息。因为出版商为了吸睛和宣传,会把大量的信息浓缩到书的装帧页上。也就是说,一本书的装帧页上,有它的精华。
具体应用时,可用分割、连接、深读的方式,尽量多地获取信息。
比如,从《新观光立国论》,用分割法可得到:新、观光、立国、论,会得到以下信息:
这本书讲的是最新的理论;
这本书讲述了旅游业如何成为日本的经济支柱;
这本书讲述未来旅游业发展的可能性……
比如从《人工智能vs读不懂教科书的孩子》,把“人工智能”和“读不懂教科书的孩子”做连接,可获得如下线索:
人工智能可让孩子读懂教科书,难道现在的孩子读教科书很难吗?
有时候,装帧上的信息少得可怜,我们就要用到“深读法”,到网上搜索书名、书评、作者近期的活动等相关信息,从更深的层次去理解。
比如《心理学入门》这本书,装帧上除了书名什么都没有。我们可以去网上搜索心理学的定义及相关主题,然后查看书的目录和作者信息,然后思考:为什么作者在这方面有话语权?书的风格是教授式的学术语言,还是医生式的实用语言?……
你可以把从装帧上获得的信息写到多张便签上,再将便签贴到书的勒口(书的前后封皮向里折回的部分),当读到某一处中断或难以理解时,回看这些便签,可帮助你继续读下去。
阅读过程中,要核对之前收集到的信息是对还是错,如果发现漏掉了重要信息,马上补起来。
02 做假设阅读法,把握整体框架
我们去森林探险,除了火把,还需要什么呢?那就是——地图。它能让我们了解森林的整体环境、自己所处的位置、通往目的地的道路。
读书亦同此理。读之前可以先做假设:我们手头在读的是一本什么样的书?你读它的目的是什么?怎样才能达到目的?
我们要大胆假设,然后在阅读的过程中不断完善“地图”。
在阅读了封面、封底、腰封、目录后,我们能做出大概的地图。不同的读者,地图会有所差别,因为每个人的“起点”和“终点”不同。
怎样制作自己的专属地图呢?有4个步骤:
1、在便笺上写下阅读目标,即你为什么要读这本书。使用疑问句比陈述句更好,比如,“怎样才能深度工作”就比“想知道深度工作的方法”要好。
2、边看书的目录,边思考如何实现“阅读目标”,然后写下具体的方法。
比如,你定下的目标是“怎样才能深度工作”。翻看目录,发现深度工作要遵守4个准则:工作要深入、拥抱无聊、远离社交媒体、摒弃浮浅。你就在“阅读目标”后面写上:“理解这4个准则,我就能深度工作”。
3、相比阅读目标来说,自己处在什么阶段?
比如,你现在工作时容易分心,无法专注地进行深度工作,就把这个工作状态写上。
4、如果实际读书时发现与之前的假设有出入,及时修改。
比如,如果你阅读时发现,要实现深度工作,光理解这4个准则还不行,还要知道“人们无法深度工作的原因”以及“深度工作的意义”,那就把它们也加上去。这样边看边修正,你就得到一份更准确的“地图”了。
装帧阅读法是微观视角,帮你了解书的一部分;做假设是宏观视角,帮你把握书的整体脉络。两者互为补充,助你高效阅读,成竹在胸。
03 结语
作者在书中介绍了五 种阅读方法,分别是:
“做假设读书法”:在阅读前找线索,从装帧和目录、序言、后记中找到更多的信息;设置好阅读目标、要达到目标的方法、个人起始状态,让读解力大幅提升;
“采访式阅读”:不要全盘接受书的观点,带着批判的态度,多想想“为什么”?像记者一样对书进行采访,身体前倾,边读边问,对问题展开调查、论证;
“整合阅读法”:把注意力放在重点上,读书要像吃鱼一样,“吃”出完整的“鱼骨”,用写摘要和推测的方式,总结出作者的真实思想和核心观点。
“检验阅读法”:可以同时阅读一个领域里的两本书或多本书,找出同个内容下面不同的切入角度、观点,提升自己的思辨能力和视野。
“议论阅读法”:读完书后,和你在假设阶段的猜测对一下答案。根据之前写的每章节摘要做个总摘要,然后用自己的话,逻辑清晰地写出读后感想和观点,比如书评、拆书稿、讲书稿。有了这种输出,才说明你真的读过了这本书。
这五种读书方法,因篇幅所限,今天只细讲了其中的一种。以后得空,再来讲讲其他四种。
这本《高分读书法》干货满满,是我目前读过的阅读类书籍中,首推的一本。不管是阅读小白,还是资深领读人,都能从中获益。
高尔基说过,“你读的书越多,你就越有力量。”我们从小到大读过很多书,真正记住的没几本。为什么呢?
因为我们把书读透的能力、理论思考能力、客观思考能力、归纳能力、应用能力都需要提升。把这本书读懂了、吃透了,我们的思考力和读解力会有质的飞跃,从“两脚书橱”变成“腹有诗书气自华”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