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张瑞祥的妈妈,此刻我把我的心得和大家分享。作为家长首先要经常与老师沟通,因为孩子一整天都在学校,老师付出的最多,也最了解孩子,与老师经常沟通家长能及时了解孩子在学校的状况,能够更快的让孩子改掉不良的行为习惯,小孩子是最没有耐性的和坚持力的,需要老师和家长经常的督促。
其次家长要和孩子交朋友,有时间时陪他玩他愿意玩的游戏。玩的时候你能够问他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这样能够明白孩子是怎样想的。遇到事情时和他商量,与他交心,教他把事情换位思考一下,自己是什么情绪,什么感受,教孩子有一颗善良和理解的心,如果孩子与其他的小朋友玩突然就不高兴了,也不愿意说是什么原因,能够先放一下,把话题转移,过一会在问,他就会说,这时你要帮他分析让孩子变的大度些,在一起玩是件开心的事不要计较小小的过失,谁都不是有意的,是自己孩子的错时要让他主动去道歉。当孩子提出无理要求时,要说明原因,讲道理,分析这要求对他来说好的影响有多大,坏的影响有多大,让他自己比较一下。虽说孩子的心里不高兴但基本上都会主动放下。
如果孩子同样的错误出现了两次以上,就要提醒他这件事情不就应出错的。妈妈以前与你说过,并告诉他这次能够原谅。如果再出错就务必要严厉起来,不能心软。事后要告诉他妈妈的本意也不愿意这样,是因为你把妈妈给气急了。妈妈也是为了你好。如果有一天孩子不用大人督促就能把事情作的很好,那么就要表扬他,宝宝这天真棒,真是个好宝宝。并适当的给些奖励比如三个吻或是给点吃的或是玩的,他都很高兴。大人不要轻易的对孩子许诺,如果许诺了就必须要对限,当时不能及时对限诺言就务必解释清楚。在孩子面前不能失信。当大人出错时要与孩子说对不起。他会记住的,他出错时同样会与你说对不起。记得有一次是我把他的什么东西弄坏了,我不记得了,当时我没有说话,也没有对他说对不起,他就撵着我让我与他说对不起。当时我就笑了,心想我怎样还不如孩子呢,然后我说我不是故意的对不起了。
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我还对孩子提出三要:
1、要先培养孩子良好的时间观念。家长在空余时间能够和孩子共同制定一张时间表,用来督促孩子按时起床、睡觉、完成家庭作业等活动。使孩子逐步学会在时间的约束下自觉地调整自己的行为。
2、要培养孩子的职责感。职责感是一个人自己的言行、承诺持认真负责、用心主动的态度而产生的情绪体现。长久会成为一种稳定的个性心理品质,能够有效地提高孩子学习用心性;推荐先从简单的整理玩具、做家务入手,孩子在主动去做,甚至做的不错时要寄语即使夸奖或是奖励,使孩子有自豪感和被尊重感。
3、要锻炼孩子的毅力和意志,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平日生活中不要太照顾孩子,包办的过多。在带动脑筋的时候让孩子自己去想,孩子能做的事情让孩子自己去做。
以上是我的育儿体会,有不足之处还请老师们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