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的寅虎春节
文/北城中学49班 张紫烊
春节,对我们所有的人来说,是一个非常美好的节日,因为它象征着团圆,象征着喜庆,象征着我们又长大了一岁,象征着.......可今年的春节,对我来说可不太一样。因为我这个春节是在城里过的,满满的不适应。
城里的春节,虽然有绚丽的灯光,有繁华的大街,有喧闹的人群,这些都把年的氛围推向了高潮,但是我总感觉少了点什么。“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对呀,少了鞭炮,少了烟花,少了年火,少了那些熟悉的喜庆的东西。而老家呢?
在老家过年,气氛肯定与城里不一样。首先大年三十一大早我就和爸爸、哥哥一起上山了,上山干嘛?砍年柴!你看,我们父子仨一人一把锯子,一路走一路寻找适宜的树枝,一顿修理后,堆砌整齐再扎上绳子,就拖着年柴、唱着歌回家了!等到黑夜,奶奶就会开始所有的仪式:虔诚地上香、许愿、跪拜……等这一系列完成了之后,全家就开始总动员、包饺子、看春晚,真是好不热闹。不过我最期待的可是初一早上的点年火!不过,你可别小瞧了这点年火,它可有些学问呢!首先要拿一些土堆在年火周围,以防失火。接下来,就要拿松枝等易燃物点燃年柴堆。最初是星星之火,然后火焰迅速扩散,只听见耳边传来柴火“哔哔啵啵”的声响。火越烧越大,越烧越旺,待所有的年柴在那一刻全部被点燃,顿时整个院子被冲天火光耀得如白昼般明亮。我和哥哥也不禁唱起歌来。
可是现在是那么安静,与乡村完全是两个不同的世界,听不到爆竹声,看不到烟花、年火,到处都是死气沉沉,真不适应。我和哥哥只能等各家各户熄灯后,上山去看看。可是夜色沉沉,一丁点声音都听不到。在那一瞬间,耳朵好像被堵住了一样,围绕你身边的只有漫无边际的“寂静”。偶尔传来一点刺耳的电子炮声,那声音简直惨不忍睹!与真的鞭炮相比,它实在太逊了!我想念家乡那大年三十黑夜就响个不停的鞭炮声,“噼里啪啦”一直要到大年初一早上才能得以安静。想念那鞭炮、礼花齐放的场景……
此刻,站在山上,看着沉睡的高平小城,突然觉得没有了烟花、爆竹,没有了红红的年火,再好的年也没有味啊!
我的寅虎春节,竟然是以这一点遗憾而开始……
【师评】本篇习作最大的亮点是运用对比的手法把城市和家乡春节进行比较,写出了在时代变迁下一些习俗的变化和消退,写出了一个少年的思考。
2.那一次小小的改变
文/高平三中 陈思琪
那一次小小的改变,让我迈向了更好的自己。
之前,还在四年级时,我的书写并不好,相比较其他同学来说,只能用比较整齐来形容,只要稍稍不用心,就会歪七扭八的,像一个个正方块儿似的。
那时候的我并不注重字体,似乎字体的丑与美对我来说,只是一个模糊的概念。
当时学校每年会举行书法大赛,作品优秀的能展现到学校的文化墙上。我曾抱着看热闹的心态去观赏书法作品:墙上草书轻如鸿毛,龙飞凤舞,正楷苍劲有力,端端正正。这面墙打破了我曾对书法的看法,透过作品,我仿佛看到了一个个潇洒大气的少年、温柔端庄的少女。
那面墙上的作品震撼了我许久,回到教室,我还久久缓不过神来。“我要练字”这个想法便在我心中播下了种子。
自此,在每周的书法课上,别人看了字后,直接在本上写。而我,一个字,总要把 它的横撇竖捺,在田字格的东南西北位置上,偏高还是偏低,每个笔画仔仔细细地研究。那时候先拿铅笔写变成了我的练字习惯。一个笔画,几十次不满意,便几十次修改,直到满意后才用钢笔写。
这样的方法对时间需求是很大的,可能别人写一页,我只能写两三行,而练字本又是抄本,规定时间需要上交。这就迫使我在课余时间也得练字,可能是课间,也可能中午,或是写完作业后。
那段时间我的整个身心都扑在了练字上,曾经的“方块体”,慢慢磨平了棱角,变得赏心悦目。两年的时光,我从未停歇。在练字的后期,我开始寻找我自己的书写风格,可能是让撇或竖长一点,符合自己的审美,不断完善。
在练字期间,老师的鼓励也是我的一大助力,每周都会夸我的书写至少两次,老师的认可让我信心倍增,书写也提升得异常快。练字本上红圈数量(书写漂亮的字会画圈)的增多也表明了我的进步,从一页三、五个圈,慢慢变成了二三十个。我悄悄松了口气:我的努力没有白费。
这次书写的改变,让我欣喜,不仅是因为书写大幅度的提升,更让我懂得的是:坚持是迈向成功的第一步。这点觉悟在以后的学习生涯中,难得可贵。
【师评】小小的改变,却明白了一个深刻的道理。文章写了自己改变字体的过程,有行动,有细节,有感悟。在改变中,更有人生的领悟。(点评教师:张永刚)
3.那一次小小的改变
文/高平三中 王绍先
汗水划过我的额头,阳光透过每一滴汗水,映照出我前往成功的路。
已是秋季的天,虽没有夏天那般“热情似火”,但其中携带的炎热仍让人不愿出门。这时体委冒了一句上“体育课”,我只好不情不愿的走上了操场,开始了热身跑,同学们都开始了跑步。但我瞥了一眼,“嗖”的一声就溜到厕所,借着我要上厕所的名义,正大光明地不再跑步。
直到12月的凛冬日,学校举行了一次大型的体测。不久过后,新鲜出炉的成绩单也出现在了我的眼前。我一望,找不到我的名字。终于、在第二排找到了我的名字。而这醒目的排名仿若一把刀深深地刺痛了我的内心。在那一刻,我似乎已经下定了属于我的决心。回家后,我立马与父母一起谈了这个问题,我本意是早上去晨跑,但我妈担心我早上起不来,白白耽误了一个寒假的时间,于是决定报一个体育班。
新换的铃声节奏感十足、指尖快速的关闭了闹钟后,从床后弹坐了起来。我和我爸妈说好后,穿上了衣服,迅速整装出门。从未想过、冬天清晨的阳光,竟如此的好看。微微的鱼肚白,再加上偶尔传来的“沙沙”声,竟生出了一丝别样的美感。而我就在这样踏上了操场,同时也踏上了属于我自己的磨砺之路。
但是,美终究不是冬天的主旋律,冬天的主题永远是寒冷。寒风阵阵袭来,与国旗共同做出了一首狂想曲。而我旁边仿佛有一个人在低语:“歇下来吧,歇下来吧!”双腿像灌了铅似的,迈出来一小步都是如此的困难,寒风和疲惫不断的冲击着我的身体,最终蔓延到耳朵、鼻子、额头和拧巴成一结的眉头。我仿佛置身于黑暗之中,而只有我大口大口呼吸好像才能证明我没有死去。这时,体育老师的一句鼓励仿佛是这黑暗空间里唯一的光明,我只能拼尽全力向那阳光奔去。
"嘟——"一声哨声,把我从回忆中拉了回来,而今,我又站上了跑道,接受老师的800米测验。相比几月前,轻松了不少。我咬紧牙关,冲过了终点。
那一次小小的改变,让我明白了成功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咬紧牙关向前冲的信念。我相信:中考体育后,我一定是笑着走出来的。
【师评】文章采用倒叙的叙事方法,写了自己在体育上的改变,内容充实,表达生动,特别是写自己刻苦训练的段落,有情有景,有叙有绘,让人印象深刻。(点评教师:张永刚)
4.《桃花源记》改写
文/野川中学101班 王垚佳
几十年后,此时的渔人已到了古稀之年,已是儿孙满堂,花白的头发和胡须正是被岁月磨蚀的痕迹。可幸的是,他们这里不再有战乱,百姓们都过上了安居乐业的生活。而他再也不用过那种以打渔为生的艰苦日子了,他可以在家闲享清福,安度晚年。
一日午后,他悠闲地在躺椅上晒太阳,手里还拿着一把年代久远的蒲扇。本想小憩一会儿,可几阵惊呼声驱散了他的困意,睁开眼一看,一群孩子围在自己身边。他们异口同声地说着:“爷爷,爷爷,再给我们讲一遍关于桃花源的故事吧,我们还没听够呢!”原来老人从那次桃花源回来之后,他就在村子里讲这个故事,但真正相信他的人却寥寥无几,只是一群小孩子罢了。从那之后,这个故事便被人们流传了下来,可只有家家户户的小孩对这个桃花源最为感兴趣,他们常常围坐在渔人身边,让他讲这个故事。他们是唯一愿意听渔人讲故事的人,仿佛百听不厌,而渔人也很乐意给孩子们讲,全然没有厌烦的感觉。
随即,渔人捋了捋胡须,说到:“好,好,爷爷就再给你们讲一遍!”孩子们一听到这话,可高兴坏了,他们一个个托着腮帮,瞪大眼睛,竖起耳朵,那一个个期待的模样,真是可爱!
渔人向他们娓娓道来:“一日,我像往常一样驾船出去打鱼,那几年战火连连,皇帝老儿沉迷酒色,不理朝政,只顾玩乐,搜刮民脂。我家徒四壁,难以养活妻子和小儿,实在郁闷,真希望天公作美,赏我几网。隔壁柴夫天天都能背一捆柴回家,为什么山认樵夫,而水却不认渔夫呢?我发着呆,不觉走出了很远,等我醒来,蓦然一惊,发现周围景色竟全变了样,满是一大片一大片的桃花林,竟没有一棵别的树。小草清新嫩绿,花儿鲜艳美丽,桃花漫天飞舞,一层淡淡的云烟缭绕在四周,一股清香在四周氤氲开来。我十分诧异,这年头兵荒马乱的,怎么会有如此美丽的地方呢?我想一探究竟。
我继续摇桨前行,桃林的尽头正是溪水的发源地,前面有座小山,山上有个小洞口,仿佛还透出点点亮光,莫非这是个藏宝点?我心里有点欣喜,便迅速下了船,进入了山洞。起初洞口很狭窄,我只得侧身通过,又走了几十步,山洞豁然敞亮。我将头探出洞外,马上不敢相信地揉了揉眼,使劲咬了自己的手一口,留下了通红的牙印。我痴痴地看着,莫非这是人间仙境?真是别有洞天!土地肥沃,庄稼整整齐齐地排列着,一座座屋舍错落有致,黑黝黝的土地,美丽的池沼,高大的桑树和竹子充斥着我的眼睛。田间小路纵横交错,似乎织成了网罗“幸福”的大网,在其间稀稀疏疏还能听见鸡鸣犬吠。壮年男子扛着锄头在田间劳作,年轻的少妇当门织布,他们的穿着与我们外面的一模一样,老人们在舒适宽大的躺椅上沐浴阳光,享受天伦之乐,一些蓬头稚子三五成群地在捉迷藏、钓鱼,我在他们脸上看到了一种与我阔别已久的东西——笑容。
突然一个人看见了我,竟对我上下打量一番,神情很是惊讶。因为这是别人的地盘,我当然要谨慎行事。于是我满脸堆笑地说:“请问您贵姓啊?”那人这才反应过来,抱拳道:“免贵姓李,叫我大李就行了,请问您姓甚?来自何处?”我答道:“我姓刘,单名一个静字,说来怕您笑话,我娘在我小时候希望我做一个老实本分求静的人,便为我取了这个名字。我来自武陵,是个渔夫,我在河边打鱼时迷了路,便来到了这里。”大李热情地邀请我去他家小住几日,为我杀鸡摆席,接风洗尘。盛情难却,我只得随他去了。
一路上很多人与他打招呼。当有人问起我,他便说是从外面来的贵客。就这样一传十,十传百,大家便都知道了。就纷纷跑到大李家来看我,想和我打听关于外面的世道。他们自称是因秦暴虐无道的统治,便带着妻子儿女来到这个与人世隔绝的地方避难。他们互相勤勉劳动,春收蚕丝,秋收粮食,这里没有君主,也没有赋税,可以自由自在,幸福安定地生活。他们问我现在是什么朝代,我十分奇怪,他们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用说魏晋了。于是我便按平常听说书先生说的那样,给他们讲近几朝发生的事。我向他们讲述了如今黎明百姓之疾苦,讲了整整三天三夜,心里才觉得舒坦,围听的桃花源人纷纷潸然泪下,流下同情的泪水,叹道:“又是一个黑暗王朝啊!”
不久,人们纷纷散去。他们请我到他们家去做客,为我置办了酒席,在桃花源停留了几日后,我觉得不好再打扰人家了,便向大李辞别,临别时,大李对我说:“这里的事不值得对外面提起啊!”我茫然,不知为何。
离开时,我突然意识到我自己已经迷恋上了这个地方,它是我一生的信仰,我冥思苦想,要长住这里,只有依靠官府。于是我在归途上一边划船,一边将自己的衣服撕成布条,系在沿途的路上,做了明显的标记。到了郡城,我便匆匆赶往衙门,向太守诉说了我的经历,太守开始有一点怀疑,但我指天誓日说一定是真的,太守才半信半疑地派了几个人同我前去。
走到河边时,布条如刀片般漫天飞舞,落在水里形成一个“回”字。回?我再次迷茫,我四处张望已找不到任何通往桃源的标记。突然,我似乎在大雾前方看见了大李的笑脸。我马上拉着官兵朝那边看去,可什么也没有,连大雾也消失得无影无踪。那些官府的走狗十分生气,对我乱棍相加,我痛苦不堪,在街头放声嚎哭。
突然有一个人递与我一个馒头,我一看是一个须发飘飘的骑驴老者。我揩干眼泪,看他不是本地人,便问他来此有何目的,他说他希望找到传说之中的桃花源。原来是南阳的刘子骥,我一听便马上劝阻他不要去,可他却冥顽不化,执意要去,我无可奈何,独自摇头走开了。事后,街上流传说南阳刘子骥疯了,最后因未找到桃花源,郁郁不得志而死,我只得为他叹息。
渔人讲完了故事,孩子们似乎还意犹未尽,他们撅着嘴,异口同声地问渔人:“爷爷,爷爷,我们现在也过上了安定幸福的生活,我们这里能成为桃花源吗?”
渔人又说道:“这个我也说不准,但是光这还远远不够,这需要我们大家共同努力,将我们的村落打造成下一个‘桃花源’!”
【师评】小作者以老年渔人的口吻,讲述了自己进出桃花源的经过。想象丰富合理,尤其是开头和结尾的情景想象很是生动。结尾处的向往富有哲理,意味深长。(点评教师:崔丽华)
5.相同一跪
文/高平六中46班 杨连宇
去年,某实验中学的人质劫持案件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穷凶极恶的暴徒劫持了一名无辜的学生,突然,一名男子跪在暴徒面前的空地上。一开始,人们以为他是学生的父亲,后来才知道他是一名和学生素不相识的警察。在中国的传统观念中,男儿膝下有黄金,跪天跪地跪列祖列宗,但为了一名学生的安危,为了暂时稳定住暴徒的情绪,这名人民警察依然选择了下跪。这名警察向暴徒提议用自己替换学生作为人质,为了表示其诚意,他甚至在如此寒冷的地方几乎脱光了自己的衣服,以证明自己没有武器。一个陌生人,为了人质的安危,已经什么都不顾了……
而在地球另一头发生的事则更加令人大跌眼镜:一名黑人男子因疑似使用伪造文件而遭几名白人警察逮捕。当押至汽车的监控盲区时,警察跪压了黑人男子七分钟,直接导致其死亡。在此之间,黑人男子不断求饶:“求你们了,不要杀我……”,听者却置若罔闻。当围观民众向警方这一行为表示抗议时,警察迅速掏出了手枪,事后,警方宣称这样做是因男子拘捕。这让美国本就残破不堪的“人种平等”受到重击,露出它真实的面貌,之后被压在最底端的有色人种再次开始反抗,并以这个男子死前最后一句话作为口号:“我不能呼吸了”。
相同一跪,前者表现出人性之光,后者却显露人性之恶。
人们说,美国警察没有“人民”作为前缀,所以他们并不会在人民角度看待事物。而中国的人民警察,心中永远铭记着“为人民服务”的伟大使命。
【师评】小作者能就时事进行比较,深入思考,客观分析,针砭时弊,实在难能可贵。(点评教师:郭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