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一部热剧《长安十二时辰》,目前豆瓣评分8.6分,有人说这是继《琅琊榜》之后的有一部国剧神作。也有人不以为然,在各大社交网站引起了热议。同时还出现了各种"十二时辰"的话题讨论,比如"全国十二时辰"、"成都十二时辰"、"周末十二时辰"等。
据说,这部剧有着跌宕紧凑的故事架构、反脸谱化的英雄人物、脑洞大开的细节设计,同时也带给观众丰富的文化价值。今天琴欣就来分析分析《长安十二时辰》中的大数据。
01
"大案牍术"是《长安十二时辰》中出现的术语,是指关于档案的运用,赵魏饰演的靖安司中的主事"徐宾"就最擅长在档案中发掘出有用的信息,并称其为"大案牍术"。其实它的作用就相当于现在大数据的挖掘提炼,所以有人称其为现在大数据的前身,但历史上是否存在"大案牍术",还有待研究。
虽说大案牍术不一定存在,但是在古代有类似的概念,那就是编撰统计分析类典籍,例如:《平准书》、《地理志》、《河渠书》等,都是通过原始信息的采集,留下了有关手工业、农业生产、商业发展、战事、天文水文等记录数据,从而进行信息的统计与分析,来制定一些发展决策。
在电视剧《长安十二时辰》中,第一次出现"大案牍术"这个词便是在第一集李必与徐宾、张小敬的对话中。徐宾根据李必的要求,筛选出捉狼卫的合格人选。既然是以大案牍术筛选合格之人,那么徐宾徐主事是如何筛选的呢?
徐宾首先筛选出来的是崔六郎,但不幸的是,崔六郎在执行任务的时候被狼卫首领曹破延杀死了。因此又选出一人,那就是张小敬。
崔六郎和张小敬这两个人,都是犯过案的死囚,他们有这相同的特点:熟知长安明暗黑白规矩、通三教九流、懂多方语言、胜心重、有牵挂、想活命。这些正是靖安司司丞李必的要求。
首先,徐宾要在大量档案中查找满足这些条件的合适人选。但前提是,靖安司所有的档案中要有相关的人物、事件的记录,有足够的原始材料,才能对信息进行统计。
其次,发掘档案中有用的信息之后,需要进行分析,对人物进行分析、对他所做的事件进行分析,分析出有何特点等。
接着,便是匹配,分析结果出来后,根据对目标人选的要求,进行匹配,于是得出合适的人选。
最后,就是推荐。把匹配出来的合适人选进行推荐,从而采用、决策。
这就是《长安十二时辰》中的"大案牍术"及其运用,细细想来,这古代的统计分析还真是和现在的"大数据"有些相似。不同的是,大案牍术是手动的,需要运用到很多人力和物力,毕竟古代还没现在这么发达。现在我们所说的"大数据",是根据计算机进行信息捕捉、采集、分析处理。那么什么是"大数据"呢?
02
"大数据"是现代IT行业术语,具有海量的数据规模、快速的数据流转、多样的数据类型和价值密度低这四大特征。
同样的,与上述"大案牍术"一样,大数据的处理运用也是采集、统计、分析、匹配、推荐这样的一个过程。系统会根据你的浏览数据、关键词等来判断你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这是我们现在精准营销最常用的。
通俗地讲,大数据就是通过各种不同渠道收集到的大量的数据,堆积起来帮助人们做决策分析的数据组。
举个通俗的例子,平时我们上网买东西,有购买记录、浏览、收藏记录,系统便会根据你的购买习惯,为你推送其他可能感兴趣的优惠信息。大数据处理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很常见。
再举个现成的通俗的例子,就是我的现在写的这篇文章,你是怎么接收到的呢?
在这一个平台中,你的基本信息、兴趣标签、历史浏览、关注话题、订阅账号等,这些信息在系统中有所记录,系统会根据你的行为信息进行统计分析,并匹配到相关的内容,推荐给你感兴趣的文章。
所以说,如果你最近有阅读《长安十二时辰》相关的信息,订阅或收藏了相关内容,系统根据数据分析以为你会对这篇文章感兴趣,便会推送给你阅读。这便是大数据的处理与应用。
03
了解了大数据,现在回过头来看看这所谓"大案牍术",是不是与大数据很像呢?只不过是古代案牍获取与查阅的方法,比较传统、没有那么智能罢了。
《长安十二时辰》中多次提到了"大案牍术"的运转。比如说徐宾凭借大案牍之术和户籍登记簿(百姓家添丁新丧、婚配嫁娶、买卖奴婢等人口变动之事都要进行登记),迅速找到了一个可疑之人——龙波。因为市籍有过一次清册重造,需要更改信息并且在户籍上写清楚相貌。但龙波记录有异样,因此被锁定。
又如徐宾查"十字莲花",调阅各种案牍,并调查分析,最终找到了波斯寺这条线索,找到了右刹的住所。这便是大案牍之术的神奇之处。
《长安十二时辰》作者巧妙地套用了现代的概念元素,使剧情更加丰富、有吸引力。这也是这部剧受关注的原因之一。
用我们现在的流行术语适当运用在古装剧中,"大案牍术"这个概念,既没有违和感,又能反映体现出现代人喜欢的元素,可谓巧妙。
(注:本文为本人原创作品,写作不易,未经本人允许,禁止在其他网站上发布本文章,凡抄袭者,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