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里仁第四》14:不求人
子曰:“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
孔子的许多思想,经过普通百姓的生活化处理,迅速的飞入寻常百姓家。
有个物件,学名特别好听叫如意,别名叫“不求人”,俗名叫挠痒刷。挠痒刷的作用便是身上痒时,不求人,不求人便能得内心的平和如意。
求人,是一件很麻烦的事儿。市井坊间流行一句话叫“谁有都不如自己有,老婆有还需伸伸手”。
《菜根谭》上讲“贫莫贫于多欲,危莫危于妄言”。一个人真正能达到不求人的地步,他内心的富足——才是他最大的财富。
百万富翁的内心就一定是富足的吗?或者说亿万富翁的内心就一定是富足的吗?什么样的人,内心才是富足、平和的?
孔子给了一个答案:“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
简单来说,向内自求,才会平和;不向外求,方得富足。
一、比“无位”更尴尬的是“无所以立”
孔子所处的时代背景是周朝末期的春秋,孔子用毕生的精力对周以前的文化进行了甄别和梳理,编订了五经。在整理这些文化典籍时,孔子渐渐形成了对周以前文化的高度认同和推崇,坚定地认为对这些文化精神的复兴是解决春秋乱局的一剂良药。
上古中国文化,以礼让为国,尧让位于舜,舜让位于禹。这样的文明传递方式,使“礼”得以延续。司马迁在《史记》中评价这种文明传递方式——传天下若斯之难也。中华文化公天下礼让其位的过程,是那样的难得和不易。
后来,武王用兵伐纣,“伯夷、叔齐叩马而谏”,两个圣人把武王的马拉住,全力以赴的劝谏他。希望武王不要那样做,原因如何如何讲了许多。伯夷和叔齐具体讲了什么,我们已不得而知,我们只知道,武王之后,礼让为国的精神就没有了。
无位没有什么好担心的,真正让人担心的是得到“位”的方式,是凭借什么,依靠什么让自己立起来来。所以,孔子感慨能以礼让为国的人,现在(春秋时期)哪里有呢?不以礼让为国,用争夺或用手段骗来的,就不要谈什么文化精神了。
一个人不怕没有地位,最怕自己没有什么东西可以立得起来,立得住。如果没有这个根本,采用别的方式勉强去求位,就算是得到了,也没有什么好宣扬的,也失去了自然本真。
二、比“莫己知”更愁人的是“无可知”
孔子做学问,讲究的是“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一个人成熟的标志是内心的强大——不再刻意关注别人对自己的评价了。
一个人精神富足的标志是只向自己的内心求认同,不再刻意去追逐外在的功名利禄。许多事情,常常是“你若盛开,蝴蝶自来”的。反倒是伴随着一个人笃定地对于内在精神的追求,一个人不受外界干扰的勤勉努力,各种外在的光环自然而然地纷至沓来。
所以,孔子坚信“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不必担心别人不知道、不了解、不认同自己,而要先求自己所以立的根本——才德。思考我们凭借什么样的才德让别人知道?在《论语·学而第一》中,孔子说过类似的话:“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先生就是先生,视野不同,境界不同。先生说:“不要愁得不到职位,该愁自己那什么来立在这个位上。不要愁没人知道我,该去求我有什么可为人知道的。”
这番话,多适合给大学毕业还在为找不到工作而烦恼不已的年轻人讲一讲,太有现实意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