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万历十五年》
心心念念了很久,21年的国庆我把这本书读完了。《万历十五年》出版于1981年,当时书中很多的观点对于现在的我们来看其实已经不那么的新颖。书中试图通过对万历皇帝、申时行、张居正、戚继光还有海瑞几个代表人物的分析来解答明朝衰败的原因以及思考。
万历十五年对于万历皇帝来说是心生绝望的一年,那一年他彻底放弃了励精图治管理国家的理想。看似是因为皇储的选择问题与文官集团的决裂,实际上是万历皇帝对整个文官集团的失望。中国的皇权政府看似是一个独裁政府,皇帝作为天的代言人有着无上的权利。实际上这个权利不是一直都伴随着皇帝的。在每个朝代的初期,因为开国的君主通常是革命的领袖,他们自身的威望通常是能够震慑他所管理的各级官员的。伴随着时间的增长,国力在战争后迅速的回复,就呈现出处处欣欣向荣的模样。明朝这个特殊的朝代在很短时间呢就遇到了这个问题。万历皇帝很快就发现他手下的官员系统,既要他对所有政务做出符合官员系统希望的批示处理,又不希望他在执行的过程中做出过多的干预。终于在1587年得到了爆发,那一年万历开始不再上朝,作为首辅的申时行引咎辞职,官员再也没有施展抱负的平台,整个国家开始缓慢的衰落下去。
中国的皇朝历史可以简单的概括为外戚和宦官的争权史,在上一任皇帝去世小皇帝还未成年的时候,外戚作为皇帝权力的代理人,很快夺取了管理社会的大部分权力。随着小皇帝的成年,他亲政以后为了对抗外戚集团,只能通过宦官来逐步夺取外戚的权力。然后一代一代反复循环。明朝以后朱元璋亲自废除了外戚集团,所有的皇后必须来自于贫家女,外戚消灭了,但是新老皇帝的交接问题并没有解决,辅政的文官集团取代了外戚的位置,但是宦官作为皇帝逐步夺取权力的措施并没有消失,所以在后来我们看到东西厂、锦衣卫作为皇帝的走狗形象不断的出现,其实在最初锦衣卫作为太祖皇帝设立的24卫之一并没有更高的地位。
国家的管理施政税务是最重要的因素,农业税是长期以来最重要的税种,朱元璋是农民出身,他设立了一套完整的收税方法来合理的分摊税务,根据土地持有的多寡来设置递进的税率。较少土地的持有者承担较少的税务,较多土地的持有者承担较多的税,还有其他的摊派。中国自古以来就有税和捐之分。明朝官员的收入是微博的,可以简单的认为税是上交国家的,捐是来支付地方行政费用的。
在万历皇帝皇帝的时候税常常不能足额收齐,但是人民的税捐负担确非常的重,张居正作为当时的首辅想彻底改变这种问题,他想通过全国重新的丈量土地,统一使用货币来收税而不再接收实物交税来规避各种贪腐现象,这显然动了全体官员的利益,在他推行的时候就困难重重,死后很快就被清算,他生前的荣誉被追回,子女被发配边疆。
在中国这种体量的国家中改革通常是非常艰难的,需要从皇帝到官员的整体思想一致和推动,往往这种改革都在改朝换代时相对容易成功,例如科举制的改革。改革是利益的再分配,当一个利益牵涉到绝大多数人的时候,它的推动难度是异常的大,张居正的税法改革是这样,王安石的改革也是这样。对于中国这种超大规模的国家管理从汉朝开始就形成了一种地方加中央的管理机制,地方的乡族通过宗族管理处理小的纠纷,遇到大的刑事案件则由中央委派到地方的官员来处理。官员通过法律和道德规范来判断案件的对与错,具体的刑罚由吏员负责实施,吏员管理的事务繁多,他们负责收税,摊派徭役,他们是中央和地方的连接部。张居正的税法改革确实给当时的国家增加了收入,在他做首辅的期间,国力,军事都有一定的提升,但是随着他病逝,他的政策都被废弛。
张居正死后张四维接替他作为首辅,但是很快就需要守制丁忧,此时顶替他的是申时行,之后申时行又被正式任命为首辅,他是一个裱糊匠,一心想协调皇帝与文官集团的隔阂。明朝的文官集团是个很奇特的群体,他们以反驳皇帝的意见为光荣,表面上奉行儒学的道德标准,私下里又不坚持这种标准,他们以被皇帝庭杖为荣耀,他们为了反对而反对。
申时行、海瑞、李贽就是三个不同的文官特例,申时行在做首辅期间一直想弥合文官集团和皇帝的间隙,但是最后扛不住舆论的压力而辞职。海瑞一直以极其严苛的道德标准要求自己和其他的官员,最后被文官集团排挤穷困的死去。李贽他厌倦文官集团的恶习,辞官又无法脱离他们的生活,表面上出家又不曾离开周围的人。
戚继光是务实的好将军,在明朝武官地位是远不如文官的,戚继光受命于倭寇肆虐的年代,他建设新军,选用农民作为主要的兵员,迅速清理的危害很久的倭寇。明朝同期很厉害的将领有很多,但是戚继光是一个很特殊的将军,他懂得在有限的条件下做出最好的抉择,当然这也和他的行政主官对他的支持有关。
万历皇帝最后的三十年间没有上朝,对明朝,对当时的文官集团的破坏是巨大的,文官集团不再有可以表现自我的对象,同时再也没有了上升的渠道,一个官员,尤其是上层官员他不再有了工作的意义。在这一年普通的年份,大明帝国开始了衰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