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社会这么浮躁,等你们出来社会以后,一定要记住:健康指的不仅仅是身体健康,更重要的是心理健康,你们一定要懂得调整自我去适应周遭的环境,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还在高二时,数学老师就要我们正确看待高考只是人生的一个小阶段,未来的路还很长,心理健康比身体健康更重要。
“大道理我们不会讲,做人最主要还是无愧于心!对于工作,只要是合法不败坏风气的你们都可以做,年轻人多吃点苦没什么,我们这不正是一路扛过来,将你们抚养长大成人了吗?无论是什么工作都要努力去做,总会有口饭吃的,别抱怨。最怕的是人穷志短,自甘堕落!”这是目不识丁的父母用言传身教的方式教给我们的道理。
“在信仰缺失的年代里,我们必须找到自己的精神寄托,信仰真的很重要!”上任领导陈董对我的谆谆教诲仍牢牢记在心中,他选择在佛教的一花一世界中找到了自己的明镜台,开拓业务,心存善念,潜行修行。
“丰富的物质条件只是为我们提供一个更广阔的平台,让我们追求更高层次的精神享受,仅此而已。”这是李健在接受采访时,就物质享受所表达的观念,物质享受最终只是为了提高我们个人的精神境界,而不是迷失在纸醉金迷的物质享受中。
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三个小故事,感受不同教育方式下的教育成果。
1、年轻妈妈:与孩子一起参加幼儿园毕业典礼
孩子幼儿园大班毕业,小孩被选为毕业晚会的主持人。
小孩在彩排过程中,老是紧张忘词,问妈妈“为什么我说不了那么多,而旁边的小朋友却能说得那么流利?”
妈妈春风化雨般回答,“听说他们六点多就起来背台词了,内容熟练了自然能够流利顺畅很多了。不用紧张的啊,小岑哥!前段时间,妈妈参加公司组织的教员技能比赛你不是也看到了吗?妈妈精心设计好讲授内容之后,在多少个晚上抽空熟练授课内容,设计教授技巧,你还记得曾说过妈妈很认真的吗?”
小孩恍然大悟,“对,我知道了,我今晚要早点睡,明早也要五点起床记台词,要像妈妈那么棒。“
在孩子毕业晚会上,年轻妈妈与其他家长一起献上了一段“小鸡小鸡”的健身舞,和孩子共同为毕业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多么温馨的一对母子,妈妈言传身教,用自己的实例与孩子分享努力付出才有收获的道理,并对自己的小孩口口声声称呼为“小岑哥”,不仅拉近了母子之间的关系,还能够从小培养小男子汉的担当和责任,长大后,小孩必定也将会成长为一个负责人且有爱心的男子汉!
2、“爸爸,你就是我的藤野先生!”
虽然已从上家公司离职,但是作为董事长助理,在日常接触中长能够潜移默化地感受陈董的个人魅力和修养,也不断地告诫自己要加强自我教育。
陈董非常看重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特别是孝道文化,他认为家是最基本的组织生活,只有做到包容和互相理解,家庭才能和谐幸福,因此,我们要在日常生活中加强个人修养,而大力宣扬孝道文化正是紧紧将家人团结在一起的纽带,再借助佛教“诚敬谦和”、“六和敬”修身原则,将个人的修行在日常生活中践行到底。
陈董在家中,赡养父母,不但关心老年人的日常起居生活,还特别注重他们的精神追求;教育孩子,采用开诚布公的态度听取孩子的意见,然后采取民主讨论的方式确定解决办法。
整理资料时,在电脑中看到父子书信往来的痕迹,当时的我很感动,这样的沟通方式确实很有效果,书信可以作为孩子思想蜕变的印迹,也是父子之间鸿雁往来的见证,其中有一段故事非常有感触。
有一天晚上,父子俩外出就餐,途中遇到求助坐车费回家的“求助人”时,考虑天气那么晚,对方饥肠辘辘,于是父亲直接邀请他一起共餐,再给他坐车费,可是对方直接婉拒了,并一脸愧疚说非常感谢好心人的善意,但他是骗子,以后请不要那么相信路人的话。
骗子走后,孩子也疑惑不解便问父亲,“为什么身边发生那么多类似诈骗的事,您还毫不迟疑的给予帮助呢?”
父亲的回答大概是这样的,“这世上确实有很多诈骗的类似情况发生,但是我更相信有些人确实是需要帮助的,对于那些获得帮助的诈骗者只是侥幸而已,而我们至多也就损失点钱,但却捍卫了我们的那份善心,就像刚刚那位先生一样自己心里的那份善良动摇了自己,心里也愧疚了最终也就放弃了,也希望大家都能够从善如流,不要再欺骗利用他人的善心。我也坚信善心互帮互助确实是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走出困境的力量来源之一。”
因为父亲的言传身教,教育的力量也在潜移默化中培育,孩子也将父亲当成自己的藤野先生,无论生活上,学习上遇到的问题和趣事,都积极地与自己的“藤野先生”分享交流,父子之间没有隔阂芥蒂,始终保持一种和谐共处的朋友关系。
3、上梁不正下梁歪
如今,网络之风早已吹醒了祖国的大江南北,有了网络好像到处都呈现出一幅生机盎然的景象,各种信息早已突破时空的限制让人触手可及,人们获得信息的成本也越来越低。
前几年,早已见过这样的新闻,一家人聚在一起,可谓“其乐融融”,氛围相当安静,基本上人手一部手机,大家各自忙自己的,忙得不亦乐乎,最后看着电视的老人暗自神伤。原来最远的距离不是背井离乡长途跋涉,而是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却不及手机亲近。刚开始,看到这段新闻时确实大为震惊,但后来也慢慢的淡化了。
听朋友说,家乡那边那些还处在小学阶段的小朋友们已经“配置”手机,反正我是接受不了。小孩子的任务不是接受良好教育吗?为什么这么小就会被手机“绑架”了?一天到晚手机信息提醒震不停?期末考试了,还忙着玩手游,究竟责任在谁身上呢?考试结果出来,不及格已成为一种常态,只是扪心自问,这样的成绩,你可以接受得了吗?还可以整天嘻嘻哈哈,继续玩得倍儿欢,而父母也不怎么在意,就是抱着“反正,读完初中,九年义务教育任务也就完成了,早点出去打工算了”这样的心理,作为父母你还能有点出息吗?自己接受的教育落伍赶不上,孩子是无辜的,却还让孩子跟着你一起堕落,步你后尘吗?虽然已经输在起跑线上,但能不能给孩子树立一个励志向上的榜样呢?
在平常日子中,父母与孩子未能好好地沟通,经常吵架声谩骂声此起彼伏也是一种平常现象。
教育真的是一项任重道远的工程,需要每一位父母言传身教,身体力行,树立好榜样,启迪孩子心智,让其明辨是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