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端康成,诺贝尔奖获得者。
我想这是一个自带光环的头衔,读书的人不读点诺贝尔奖得主的作品,确实有的说不过去。
第一本川端康成,代表作。
首先文笔方面,不得不承认很优美,看似平淡无奇,却有一种静谧之美,但我也不得不说,读的并不顺畅,也算读了点外国作品,这样的感觉绝不多见,是小说本身要表现的主题如此,还是我太心急,抑或又是智商问题?我相信应该是第一种原因吧。
如果不看别人的书评,不百度,我确实没感觉这本书的奇妙之处,篇幅不长,中篇,对于执着于故事情节的人来说可能要失望了,因为这绝对不是故事性很强的作品,结尾处也很突然,但是就其表示的主题而言,确实很到位。
一是物哀,二是虚无。
一股淡淡的哀愁贯彻始终。不管是笑容,还是歌声,甚至美貌,作者都常用“悲戚”、“感伤”之类的词来形容。雪国是冷的,甚至驹子的头发都是冰冷的……死的飞蛾,寂寞的白花,
虚无主义是日本文化的一个传统。岛村是一个靠祖业生存的人,无所事事,热衷于对西洋舞蹈的研究,却拒绝观看任何西洋舞表演,只通过文字和图片进行研究。自然界,爱人对他来说都有点虚无缥缈的感觉,他认为一切都是徒劳的,生活是徒劳的,驹子的爱是徒劳的,并且他一再强调什么都不能为她做。他对叶子一直有一种复杂的感情,她吸引他,却又捉摸不透,但是叶子意外死亡的时候,他也没觉得多大悲哀。
在岛村看来,驹子的这种生活可以说是徒劳无益的,也可以说是对未来憧憬的悲叹。
倾心于岛村的驹子,似乎在根性上也有某种内在的凉爽。因此,在驹子身上迸发出的奔放的热情,使岛村觉得格外可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