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述而篇》
7.4:子之燕居,申申如也,夭夭如也。
译文:孔子在家没事时,也是衣冠整洁,悠闲自在。
这句话可以看出孔子对外对内保持一致的生活状态。所以我们如果要去了解一个人,了解他的生活品质、道德水准、内在修养是不是真的好,就要看他下班后的状态,他和家人的关系是否和谐,这才能看出一个人最真实的一面。
7.5:子曰:“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
译文:孔子说:“我衰老得多严重啊!很久没再梦见周公了。”
孔子把梦见周公当作是一件非常美好的事情。因为孔子觉得这样才是真正地把理想完全渗入到自己的身体当中,日思夜想地职位做好某件事,才能超凡入圣,才能为万世师表。他有教育工作者的匠人精神,他也热爱教与学。
7.6: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译文:孔子说:“人要树立远大的理想,培养自己高尚的品德,心怀仁慈和友爱,爱好广泛、品味高雅。”
这是孔子对自己学生的要求,如果一个人希望自己能够安身立命,要把这四件事做到。
至于道:就是要去追求真理。
据于德:指做事得有底线。
依于仁:一个人的行事方法应该是以仁作为依靠,这样才能利人惠己。
游于义:人生得有趣味,不能只是谈仁义道德,还要将这一切付诸实践。
但是我们现在很多人都是“至于钱财,据于法规,依于手段,游于手机”,这样只会让我们的生活变得很颓废。所以我们要把孔子说的“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贯穿于自己的生活中,作为追求的生活境界并付诸于实际的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