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我们讲了如何明确和理解问题。我们首先要把问题搞清楚,才可以更好的解决问题。
今天要着重分享如何拆分和定位问题。也即我们分析问题的思维模式。让我们明确的知道了问题是什么时,接下来我们就要着重思考,如何对这样一个问题进行分解和定位。
天地万物能够运行都是因为有一套非常紧密的系统。所谓系统就是组合了一系列互为因果运行框架,每一个小的框架之内又是一个小的运行系统。在对问题的思考上,我们也可以用系统思维来给他定义。一个系统思维它是有一整套的定式思维组合而成。每个定式思维都能解决一类问题或根据一类问题来总结出来的一个思维框架。在拥有了许多这样定式思维的基础上,又能进行很好的灵活运用转换,就构成一个人的系统思维。
举几个框架型定式思维,如:
(一)发散思维
发散思维,又称扩散思维,是大脑在思维时呈现的一种扩散状态的思维模式。它表现为思维视野广阔,思维呈多维发散状,如“一题多解”、“一事多写”、“一物多用”等方式。不少心理学家认为,发散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最主要的特点,是测定创造力的主要标志之一。
系统思维与发散思维是包含的关系,而非对立或交叉的关系。发散思维是系统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
发散思维用于构建和改善框架。当没有现成的反映事物系统的框架而需要全新构建框架时,就需要运用发散思维充分、广泛地思考,以找到尽可能多的解决方法,再通过筛选和归纳分组构建一个新的框架,用于后续的思考和表达。或者虽然有现成的框架,但不太合适需要改善时,也需要通过发散思考跳出已有框架,寻找其他新颖的、突破性的解决方法,从而改善得到更合适的框架,用于后续的思考和表达。这种思维方式常用在头脑风暴中。应用发散思维可以创新性的解决一些问题。
应用发散思维分析问题
有两个骰子,每一个骰子都是6面的正方体,每一面上只能放0到9的数字一个,问这2个骰子如何组合,可以达到显示日历的效果(从01-31)?
这个问题的逻辑是这样的。首先,大多数人都会想到,我们有两个立方体,那就一共12个面。现在有0-9,一共10个数,放到这12个面上,所以,一定有数字是重复出现在两个立方体上的。那么,哪些数是会重复出现的呢?
想到我们的目的是用两个立方体表示日历,也就是01-31这一串数字。那么,有哪些数字是在个位和十位上都必须有的呢?我们有11号和22号,所以1和2这两个数字在两个立方体上必须都出现,那这样一算,正好就是12个数字和12个面,可以一一对应了。
但是如果你细想想,就会发现不对啊,当日期是一位数的时候,0还需要在十位的位置上补位呢,所以0也必须同时出现在两个立方体上。如果0也必须出现2次,那就有13个数字,要出现在12个面上了。这样就少了一个面。怎么办?其实如果你能想到这里,就已经能拿到一半的分了。
那少的一面该怎么办?怎么在12个面上放13个数字?有没有数字能重复用?有,那就是6和9.到这为止,这个问题就解决了。
解决这个问题应用的就是发散思维,也就是跳出固定框架去思考的能力。如果你觉得6就是6,9就是9,那就没有跳出固定的思维框架。这种应用发散思维的能力,在现实生活中,极其重要。比如,谁说冰箱的冰格,一定要在冰箱里面呢?如果把冰格放满厨房呢?这就是“分布式冰箱”。发散思维就是创新的源泉。
(二)收敛思维
收敛思维,又称聚合思维。它的特点是使思维始终集中于同一方向,使思维条理化、简明化、逻辑化、规律化。收敛思维与发散思维如同“一个硬币的两面”,是对立的统一,具有互补性,不可偏废。
归纳和演绎是收敛思维最核心的思考方式。归纳是从多个个别的事物中获得普遍的规则,如男人、女人可以归纳为“人”。演绎则是从普遍性规则推导出个别性规则。例如,既然鸟都会飞,喜鹊是一种鸟,那么喜鹊会飞。
收敛思维是系统思维的核心组成部分。在构建框架时,无论采用的是什么思维方法——发散思维也好,还是后面讲到的水平思维也罢,最终都要通过归纳或演绎的方法将所有思考内容组织成一个框架,并在此基础上分析、解决问题。因为只有透过框架,才可以更全面、更深入地理解思考对象的本质。
(三)水平思维
根据《牛津英文大辞典》,水平思维是“以非直接、非传统的方式或者显然非逻辑、非一步步推导的方式,来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对水平思维最简单的描述是:“你不能通过把同一个洞越挖越深,实现在不同的地方挖出不同的洞的愿望。”这里强调的是寻求看待事物的不同方法和不同路径。
水平思维同样也是系统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水平思维所强调的天马行空的思考方法其实也是一种框架,是一种弱联系,是对收敛思维强联系的有力补充。
水平思维常常表现出一种逆向思维的方式。如你问一个女孩,她喜欢什么样的男生?他可能说不出来,或者她会告诉你都行了,差不多都可以了。可是如果你问她不喜欢什么样的男生,她可能会举一大堆例子,比如她不喜欢抽烟的,比如她不喜欢大男子主义,比如她不喜欢小里小气的等等,把她不喜欢的男生总结一下,其实你渐渐就知道她喜欢什么样的男生了。
总结和学习生活中许许多多这样的思维模式。发现它内在的思维规律。把它作为解决某一类问题的定式思维。并学会对我们所遇到的问题进行抽剥分解。灵活运用我们的定式思维,这样我们就形成了一整套强有力的系统思维模式。
脑中拥有这一整套思维模式的人,要远远比那些没有这样定式思维的人有更强的思考力。
当问题出现时,同样两个人都在思考,没有这样系统思维的那一个是毫无目标的胡思乱想,不是非常明确他的问题是什么,也不知道他该如何思考,更不懂得分解问题,他只是看上去努力的在想,其实大多时候都是重复一些非常浅的思维,然后想不出个所以然,还不断的告诉自己,我好烦,我好烦。
一个拥有系统思维的人,他有明确的目标,他会非常认真的搞清,明确问题,分解问题,并运用生活中累积的一系列的定式思维,来对分解的问题进行破解。
由此,两者的差距自然就形成了,解决问题的能力自然也就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