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梁遇春先生回忆徐志摩,讲一个夜里他用一根纸烟向朋友点燃的烟取火,说道:“kiss the fire。”
吻火。
梁先生又补充说,生活是一团火,大多数人不敢靠近,隔岸观火,敬而远之,所以大多数活得黯淡。而志摩敢于投身于轰轰烈烈的生活中。以唇吻火,化腐朽为神奇,遍地春光。
那时候是民国,知识分子不叼点香烟雪茄都不敢出门。
更譬如旧时候007电影情节,詹姆斯邦德解决掉敌人,西装革履,背头丝毫不乱,吐一口蓝灰的烟,老英伦的绅士做派。
诠释香烟最好的,还是老电影。
《卡萨布兰卡》里,停留在男人指尖的烟雾,绽放在女人红唇间的花火,黑白中忽明忽暗,像剪影,光影交错里,欲望、痛苦、焦虑、矛盾、迷茫......所有的情感都在烟雾吞吐中隐忍地爆发。
当然也不能忽略那个血液里流淌着西西里腥咸海风味道的忧郁男人,无论是《教父》里残酷的冷静,还是《闻香识女人》竭斯底里的绝望。香烟点燃,打光渐暗,世界安静,只剩下那个意大利人浪漫的凄凉。
(二)
老电影是老电影,不过到现在科技发达了,香烟往往联系着心脑血管病、癌症、慢性阻塞性肺病……以及青少年盲目地效仿,最新的两部007里邦德已经戒掉了香烟,扮起了能打能挨打的慈祥大叔。
毕竟尼古丁和焦油对我们脆弱的身体的确威胁太大。
疾病与死亡,街头混混和黑色帮派,到如今香烟反而和文化性隔绝。但吸烟的人如此之多,从中学生到风蚀残年的老人,还是止不住地叼着那根有毒的玩意儿。
成瘾,大多数人这样认为。可很多人一旦身体检查出了些毛病,该戒的还是戒掉了。所谓的“瘾”还是敌不过对死亡的恐惧。
心烦意乱心情低沉的时候,就容易掏出一根烟点上,吞云吐雾中,好像心情便平静下来了。生物学的说法是,尼古丁与尼古丁乙酰胆碱接受器结合,增加神经传递物的量,脑中多巴胺增加,吸烟提高尼古丁浓度后,缓解了尼古丁快速代谢带来的空虚感使人产生自信、放松的感觉。
但更重要的,大概还是吸烟这一行为本身的精神意义。下岗、离婚、失恋......诸如此类都是生活之苦,诸事不顺。按弗洛伊德的想法,他喜欢把一切事情往“性”上面靠,吸烟的动作倾向于人类本能的“吮吸”,是面对无可奈何的生活的一次逃避,形式上幼年化,是对于钻进母亲怀里哺乳的物理模仿。再往下说,那又得扯到“俄狄浦斯情结的不可修通”了,也就太钻牛角尖了。
(三)
相似的动作,口香糖或者其他的糖果,依然不能够缓解焦虑与失落。偏偏得是香烟,区别在于香烟是有毒的,一个“毒”,就把它与其它替代品区分开了。人是有求生本能的,面对危害健康或者有几率减少自己寿命的事都会是主动避开的,可如果“生”的状态让你感到困惑迷茫无助呢?
这时候也有一个术语,也是弗洛伊德提出的,叫做“死本能”,与“视死如归”不同,“死本能”只是对于生的一种抗拒,这种抗拒不至于激烈到“白刀子进红刀子出”或者“一跃解千愁”的极端境地。当然无论《罗密欧与茱丽叶》、顾城或者海子,虽然他们的死亡是壮烈血腥可怖的,但也算是极端的“美”,对抗世界对抗时代里的某种“主义”,使他们践行了自己的“主义”,代价是生命。
香烟是“死本能”最好的映射,一点一点的自我摧毁,kiss the fire,死得忸怩死得艺术感十足。
而且,最好的部分是,当你在这条路上惬意麻痹地走向死亡时,随时有机会醒来,举个例子,某老烟民中了六合彩,立马戒掉了烟,因为他的生活出现了转机,他又重燃了好好生活的欲望。
可以说,吸烟者赖在死亡的道路上,等待着生活的转机,表面想死,内心却是想有更好的生活。
(四)
袅袅香烟,生死纠葛。这种行为,源于对当下生活逃离的欲望,源于对不同的生存状态的渴望,哲学上也叫做“超越”。
庄子在逍遥游里有讲到,小大有别,时间长短有别,“大”超越“小”,“长”超越“短”,而这些“超越”也不过是芸芸众生的作茧自缚,“有所持”而已。最高级别的“超越”是神,是“无己”“无功”“无名”,是空空道人拍手笑,烟气缭绕中“无所依而游于无穷”。
而作为一个普通人,何能何德游于虚空?不如一支香烟来得容易,烟气缭绕中俨然太虚真人。
可幻象毕竟是幻象。
(五)
《教父Ⅱ》的结尾,来自西西里的帕西诺先生点燃一支烟坐在黑暗之中,为了维系家族兄弟相残妻离子散,可还得硬撑着坚强,未来如何?迷茫、孤独、痛苦随烟气晕开。闪回年轻时他意气风发,在餐桌上对抗所有人的反对,从容、坚定、充满理想。
哦对,自然是没有香烟的。
Kiss the fire,极美的意像,但如果只是那支香烟大概格局小了,毕竟已不是民国,科学家和哲学家已经证明了香烟与生活的对立性。而香烟火苗太弱,生活,无论好坏,才是那场绚丽华美的燎原大火,你要扑向它,才算得上“Kiss the fire”。
唉,本来只想聊聊电影的。
不过若是想要像一个绅士那样亲吻火焰,也许先要把手里的香烟掐掉罢。